时间: 2025-05-02 20:4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6:17
漫有登高处,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日,同是阻于戈。
随处都有可以登高的地方,何必特意去远望呢?
面对花朵,我不禁惊叹自己的白发,看到大雁,回忆起黄河的景象。
乱世之后,书信来得稀少,霜降之前,树木却落得很多。
不堪忍受这种羁旅的日子,大家都是被战乱所阻挡。
皇甫汸,明代诗人,字子约,号海寇甫。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物抒情,表达个人情感。他的创作受到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常流露出对家国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动乱时期,作者身处官场,被战乱所困,心中充满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政治动荡的无奈。
这首《九日寄子约》以九月九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勾起了作者对往昔的回忆。开头两句“漫有登高处,兼当望远何”,点出人生的不同选择,直面现实的无奈;而“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则通过花和雁的意象,表现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后两句“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将时光的流逝与战乱的影响结合,体现出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无奈与悲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出诗人深沉的思考与情感的交织。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个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情,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乱带来的无奈与焦虑,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诗中“漫有登高处,兼当望远何”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 需要去高处
B. 不必特意去远望
C. 只关注眼前
“见雁忆黄河”中“黄河”象征什么?
A. 家乡
B. 战争
C. 自然景观
诗中提到的“霜前木落多”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C. 对家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