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阏逢敦{妆女换羊}二月十一日与一二僚友游叔》

时间: 2025-05-02 18:29:26

诗句

下马久徘徊,林芳殊未开。

人同真有意,须待主翁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9:26

原文展示:

《阏逢敦(妆女换羊)》
二月十一日与一二僚友游叔
作者:司马光

下马久徘徊,
林芳殊未开。
人同真有意,
须待主翁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友人相聚的渴望。诗人下马停留在路旁,久久不愿离去,因为林间的芳香尚未散发出来。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非常真实的,但这份情谊需要主人的到来才能得以实现。


注释:

  • 阏逢:阏是指“相遇、相逢”,而敦是指“敦厚、真诚”,合起来可以理解为“真诚的相遇”。
  • 妆女换羊:妆女指装扮的女子,换羊可能暗指节日活动或习俗中女性的参与。
  • 人同真有意: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非常真诚的。
  • 主翁:指的是核心人物或发起者,通常是朋友中的主导者或组织者。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妆女换羊”可能与古代某些节日活动有关,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男女交往和节日习俗的丰富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冲之,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且在诗词上也有较高造诣,清新脱俗,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和友情的热爱。


诗歌鉴赏:

司马光的《阏逢敦》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描绘了春日游玩的情景。诗的开头“下马久徘徊”,让人感受到一种悬念和期待,似乎诗人对眼前的美好景象充满了留恋。接下来的“林芳殊未开”,则暗示了春天尚未完全到来,蕴含着一种对未来的期待。

“人同真有意”句子转折,诗人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真挚而深厚的,但这种情感的表达需要“主翁”的到来。这里的“主翁”不仅是朋友中的中心人物,也象征着一种聚会的氛围和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虽然短小,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下马久徘徊:诗人下马后在路旁徘徊,表现出一种不舍与期待。
  2. 林芳殊未开:林中的花草尚未绽放,暗示春天的到来还有些迟缓。
  3. 人同真有意: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真诚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4. 须待主翁来:强调“主翁”的重要性,只有他到来,才能使情谊得以全面展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林芳”比作春天的到来,暗示着一种生机与希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游历与自由。
  • 林芳: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象征着友谊与情感的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下马久徘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兴奋
    b. 期待
    c. 失落

  2. “林芳殊未开”意指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结束
    c. 夏天的来临

  3. “须待主翁来”中的“主翁”指的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家人
    c. 诗人的老师

答案:1.b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赠友人》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与司马光的乐观情绪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司马光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与风格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 舟泊南康,望庐山,用钱介维韵 采桑子 有寄 采桑子 其三 采桑子 其一 寄默存 采桑子 其四 采桑子·性珠莹彻禅天月 采桑子 种愁 采桑子 东坡松韵 采桑子 其五 畹兰 采桑子 雨窗怀餐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耻谰言 阃命 曰字旁的字 旷脚 片字旁的字 欣媿 逆虑 发踪指示 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筋皮 绿林豪士 幾字旁的字 出头有日 牛字旁的字 包含倅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束手待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