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2:44
莫羡财多石季伦,任从闾里笑长人。五湖浪迹名终在,六印悬腰眼暂新。且乐歌呼随沥斝,不妨文字洗留尘。年来顿觉珠玑富,万户侯家却是贫。
不要羡慕石季伦的财富,任凭街坊邻里嘲笑我这个长人。纵然我在五湖四海飘荡,名声依旧在,腰间的六印虽然暂时新鲜。且高兴地歌唱吧,随便饮酒也无妨,文字的污垢也可洗去。近年来我突然觉得珠宝珍贵,然而那些万户侯家的人却依然贫困。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惟岳,号晨昏,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为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之仪晚年,表达了他对财富与名声的看法,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当时社会中,富贵与贫贱的对比极为明显,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思社会现象,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李之仪的《次韵君俞兼简少孙六首 其三》以其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财富与名声的关系。全诗以“莫羡财多石季伦”开篇,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对财富的态度,表明诗人对物质财富的不羡慕,反而更重视个人的名声和价值。通过“任从闾里笑长人”,李之仪自我调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能够从别人的嘲笑中看出自身的价值。
接着,诗人提到“五湖浪迹名终在”,强调虽然他漂泊四方,但名声依然存在,这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坚韧,也反映了对名声的执着追求。而“六印悬腰眼暂新”则暗示着身份的变化,虽然短暂的身份地位可能会让人感到新鲜,但最终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此。
在后面的“且乐歌呼随沥斝”中,诗人表达了享受生活的态度,强调即使在品味生活中,也要洗去文字的尘埃,暗示要摆脱世俗的束缚。最后两句“年来顿觉珠玑富,万户侯家却是贫”则是全诗的高潮,强调了内心的富足与外在的贫穷之间的巨大反差,这种反差让人深思,真正的富贵在于内心的满足,而非表面的财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石季伦”指的是什么?
A. 一个诗人
B. 一个富人
C. 一个官员
答案:B
诗人对“长人”这一身份的态度是?
A. 自豪
B. 自嘲
C. 不在意
答案:B
“万户侯家却是贫”表明了什么?
A. 富贵即是财富
B. 内在的富足更为重要
C. 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之仪与陶渊明在诗歌中都表现出对物质的淡泊,但李之仪更强调内心的富足,而陶渊明则侧重于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