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君俞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6 03:02:04

诗句

熊掌如何得豹胎,弃常嗜异信难材。

端能不学邯郸步,正可同尝沆瀣杯。

有意良图休我老,他年吉卜伫君枚。

云间日下容相契,且置燃萁特地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2:04

原文展示

熊掌如何得豹胎,弃常嗜异信难材。
端能不学邯郸步,正可同尝沆瀣杯。
有意良图休我老,他年吉卜伫君枚。
云间日下容相契,且置燃萁特地催。

白话文翻译

熊掌怎么能获得豹胎呢?放弃了常见的嗜好,追求不同的信念,真是难得的素材。
只要不学邯郸的步伐,便可以与他人共享沆瀣之杯。
有心良好的计划,请不要让我老去,未来的日子里,愿你能得到美好的预兆。
在云间日落之时,我们的情谊能够更加契合,且让我们点燃干燥的秸秆,特别地催促。

注释

字词注释

  • 熊掌:指熊的爪子,象征珍贵之物。
  • 豹胎:指豹子的胎儿,隐喻珍稀的事物。
  • 沆瀣:指水面上的雾气,引申为酒的清澈,常指美酒。
  • 邯郸步:指模仿他人的行走方式,出自《战国策》,比喻丧失自我。
  • 吉卜:寓意吉祥的卜卦,预测未来。
  • 燃萁:焚烧秸秆,象征着急迫和期盼。

典故解析

  • 邯郸步:典出《战国策》,讲述了一位学者为了模仿邯郸人走路而反而学不会自己本来的走路方式,象征失去自我。
  • 沆瀣杯:典源于古代文人雅集时,饮酒作乐的场合,强调友情和共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惟善,号孤雁,宋代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词和诗,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感受为主。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之仪晚年时期,可能是在与友人聚会时所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李之仪的《次韵君俞四首 其四》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情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熊掌如何得豹胎”引出珍贵之物的获取问题,暗示追求异乎寻常的事物需要放弃平常的嗜好与信念。这种追求与放弃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而“端能不学邯郸步”则是对自我认同的呼唤,强调在追求理想与珍贵之物时,无需盲目模仿他人,保持独立的行走方式,方能与他人共享美好的生活。这一理念在后文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诗人渴望在未来能够与朋友一同享受生活的美好,表达出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

整首诗采取了对仗工整的形式,意象鲜明,情感真挚,营造出一种友谊与人生哲理交织的氛围。此外,最后两句“云间日下容相契,且置燃萁特地催”则寓意着在日落时分情谊的契合,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展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熊掌如何得豹胎:反问句,表达对珍贵事物的获取的思考。
  2. 弃常嗜异信难材:强调放弃常规嗜好,追求不同信念的重要性。
  3. 端能不学邯郸步:呼唤保持自我,不盲目模仿他人。
  4. 正可同尝沆瀣杯:指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
  5. 有意良图休我老:表达对未来的美好规划的期待。
  6. 他年吉卜伫君枚:愿望未来吉祥,能够得良好的预兆。
  7. 云间日下容相契:描绘出在美好时光中友谊的契合。
  8. 且置燃萁特地催:强调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急切。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熊掌”和“豹胎”来比喻珍贵的事物。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开篇的反问句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对人与人之间深厚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熊掌:象征珍贵的事物,暗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豹胎:代表追求稀有之物,意指对理想的执着。
  • 沆瀣杯:象征友谊和共享的美好时光。
  • 云间日下:描绘出宁静美好的环境,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默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熊掌”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普通的事物
    • B. 珍贵的事物
    • C. 无用的东西
    • D. 日常生活
  2. “邯郸步”在诗中比喻什么?

    • A. 追求自我
    • B. 盲目模仿
    • C. 享受生活
    • D. 友谊的珍贵
  3. 诗中提到的“沆瀣杯”主要是指什么?

    • A. 一种酒
    • B. 友谊的象征
    • C. 美好的时光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之仪的《次韵君俞四首 其四》均表达了对友情和生活的珍视,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奔放的个性,而李之仪则更为细腻,反映了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涵盖李之仪的相关作品及其生平介绍。
  •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风格与技巧进行分析的书籍。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自述) 菊花新 南乡子(爱阁赋别二首) 好事近(赠赵制机) 洞仙歌(鹤林赋梅) 摸鱼儿(寿傅枢阁中李夫人) 摸鱼儿 摸鱼儿(寿觉非居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意迟迟 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茂育 鹿字旁的字 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胸有成竹 毁舟为杕 察颜观色 称贤使能 易开头的成语 先我着鞭 包含庙的词语有哪些 皓首庞眉 烹银 百般折磨 木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