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王起居独游青龙寺玩红叶因寄》

时间: 2025-05-07 07:10:52

诗句

十亩苍苔绕画廊,几株红树过清霜。

高情还似看花去,闲对南山步夕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0:52

原文展示:

十亩苍苔绕画廊,几株红树过清霜。
高情还似看花去,闲对南山步夕阳。

白话文翻译:

十亩的苍苔环绕着画廊,几株红树在清霜中显得格外鲜艳。
我高昂的情怀仿佛还像在看花一样,悠闲地面对南山,走在夕阳的余晖中。

注释:

  • 苍苔:指青苔,生长在湿润阴暗的地方,象征着古老和宁静。
  • 画廊:指有绘画装饰的长廊,通常用于游人观赏景致。
  • 清霜:指秋霜,表示天气变冷,秋天已经来临。
  • 南山:指南方的山,此处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游览对象。
  • 夕阳:日落时的阳光,给人一种柔和、宁静的感觉。

典故解析:

  • 高情:常用于描述一种高尚的情操,可能与文人对自然的鉴赏和对生活的感悟有关。
  • 看花:古代文人常常以看花来寄托情感,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羊士谔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大多描写自然景观,融入个人情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青龙寺游玩时,欣赏红叶的情景以及对自然的热爱。秋天的红叶与苍苔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青龙寺的秋日景色,展现了诗人羊士谔的独特视角。开头两句以“十亩苍苔”和“几株红树”构成鲜明的视觉对比,苍苔的青色与红树的鲜艳相映成趣,营造出深邃而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被自然包围的世外桃源。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高情”与“闲对南山”描绘了他在这一刻的心境,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诗中没有复杂的情节,却通过简洁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深厚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1. 十亩苍苔绕画廊:描绘了青龙寺的环境,苍苔象征宁静与古老,画廊则暗示人文气息。
  2. 几株红树过清霜:红树在霜的映衬下愈发鲜艳,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3. 高情还似看花去:诗人将自己的高尚情操与看花的愉悦相联系,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 闲对南山步夕阳:诗人悠闲地面对南山,夕阳的余晖让人感到宁静,表现出一种放松和沉思的心态。

修辞手法:

  • 对比:苍苔与红树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视觉效果。
  • 比喻:将“高情”与“看花”相提并论,表达内心的愉悦与情感的升华。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形成诗意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人在青龙寺的游玩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进而引发对生命的感悟,展现出一种高远的理想与闲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苍苔:象征着宁静、古老,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红树: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活力。
  • 夕阳:象征着结束与希望,带有哲理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苔”所象征的是什么?

    • A. 宁静
    • B. 喧嚣
    • C. 热闹
    • D. 贫瘠
  2. “几株红树过清霜”中的“红树”代表了什么?

    • A. 生命的活力
    • B. 失落的希望
    • C. 冷漠的环境
    • D. 逝去的时间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但其情感更加沉重,与羊士谔的闲适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入北昭庆寺 火合午睡起负暄二首 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 桂源铺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 至永州城外 秋夜不寐 夜泊平望终夕不寐三首 重九前四日,昼睡独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阳泣鱼 天假因缘 干将莫邪 四字头的字 户字头的字 盐价 迎风待月 長字旁的字 披毛索黡 裂拆 龟鹤遐龄 几字旁的字 五一劳动节 嘉致 首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