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2:08
潭影湛明月,幽林芳径穿。
参差数茅屋,隐约依林泉。
狺狺众犬吠,误在桃源间。
我来问耕夫,三五话桑榆。
为予指东道,溪边一草庐。
竹篱半遮掩,门外杂果蔬。
客到坐谈久,烹茗款款留。
矧复耽曲檗,邀共饮丹邱。
田家风味真,鸡黍供绸缪。
微醉憩林下,身世惭閒鸥。
往来镇自得,宿食奚所求。
江湖信为乐,尽欲放轻舟。
斜阳悬古道,栖鸟争林投。
相辞出门去,春莺啼不休。
潭水的倒影在明亮的月光下闪烁,幽静的树林中芳香的小路蜿蜒穿行。几座参差不齐的茅屋,隐约地依偎在树林和泉水之间。犬吠声此起彼伏,仿佛误入了桃花源。我来询问农夫,闲聊三五个话题。农夫为我指引东方的方向,溪边有一间草庐。竹篱笆半遮住了小屋,门外是杂乱的果蔬。客人到来时坐下来聊得很久,烹泡茶水款待我。更有趣的是,邀请我共饮美酒,分享美好的时光。田舍的风味真好,米饭和鸡肉让人倍感温馨。微醉地在林下休憩,感到自己与世无争,像那闲散的鸥鸟。往返于镇上自在无拘,住宿就不必再求什么。江湖生活自是快乐,尽情放轻舟而行。斜阳挂在古老的道路上,栖息的鸟儿在林中争相归巢。告别时走出门外,春天的莺鸟在不停地啼鸣。
作者介绍:陈登科,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日,描绘了诗人在田园中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这首诗以春天的田园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开篇通过“潭影湛明月”描绘出春日夜晚的宁静与清澈,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幽林芳径穿”展现了林间小路的幽静与芳香,令人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诗中“参差数茅屋,隐约依林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隐匿在自然环境中的人居之所,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狺狺众犬吠,误在桃源间”则引入了桃花源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暗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与耕夫的对话中,诗人借“三五话桑榆”来表达人生的哲思,意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后面的描写则展现了一幅温馨的田家生活画面,竹篱、杂果蔬、烹茗、饮酒,皆透露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最后几句“往来镇自得,宿食奚所求”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以及对简单而快乐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表达诗人对简单而快乐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源”是指什么?
A. 诗人的家
B. 理想的生活境地
C. 一种水果
“微醉憩林下”中的“微醉”表达了诗人的何种状态?
A. 饮酒过量
B. 轻松自在
C. 不安
此诗的主题主要是对什么的向往?
A. 城市生活
B. 田园生活
C.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春日游鲫鱼潭五言古风》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