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歌》

时间: 2025-05-06 02:29:06

诗句

陟景山兮采芳苓。

哀不惨伤乐不流声。

弹羽跃水叩角奋荣。

沈微玄穆感物寤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9:06

原文展示:

陟景山兮采芳苓。
哀不惨伤乐不流声。
弹羽跃水叩角奋荣。
沈微玄穆感物寤灵。

白话文翻译:

登上景山,采摘芬芳的草木。
忧伤并不凄惨,快乐也不轻浮。
抚琴跃水,叩响角声,奋发向荣。
沉静深邃,感应万物,灵魂觉醒。

注释:

  • :登上,攀登。
  • 景山: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山名,象征高远之地。
  • 采芳苓:采摘芳香的植物。苓,一种药用植物,象征自然之美。
  • 哀不惨伤:悲伤但不至于凄惨,体现情感的深邃。
  • 乐不流声:快乐但不张扬,内心的欢愉。
  • 弹羽:弹奏乐器,可能指羽管乐器。
  • 跃水:在水面上跳跃,象征自由。
  • 叩角:敲响角,发出声音,象征号角的激昂。
  • 沈微玄穆:沉静而深邃,形容心境深远。
  • 感物寤灵:感应万物,灵魂觉醒,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景山”可能隐喻高远的境界,而“弹羽跃水”则可能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相关,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毅,生活在两汉时期,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作为文人,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典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在汉代,文人多有隐逸之志,常常在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寄托。此诗可能是在某次登山采药的过程中,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心灵的升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山采药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陟景山兮采芳苓”,以动词“陟”引入,直接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态度。接下来,“哀不惨伤乐不流声”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独特理解:即使在悲伤之中,也能保持一种优雅和从容;而快乐则不必张扬,内心的喜悦才是最真实的。随后,“弹羽跃水叩角奋荣”的描写,给人以动态感,诗人似乎在欣赏大自然的同时也在追求个人的理想和荣誉。最后一句,“沈微玄穆感物寤灵”,则将诗的主题升华,表达了在静谧中与自然的深切交流,灵魂得到觉醒,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情感深邃而不失清新,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陟景山兮采芳苓:登高望远,寻求自然之美。
    • 哀不惨伤乐不流声:情感深邃,内心平和。
    • 弹羽跃水叩角奋荣: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沈微玄穆感物寤灵:强调灵性与自然的和谐。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哀不惨伤,乐不流声”,工整而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一种共鸣。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生的哲理。

意象分析:

  • 景山:象征高远的境界,代表着追求与理想。
  • 芳苓:自然之美,象征生命的丰富与多样。
  • 羽乐与水:象征自由和灵动,表现对生活的热情。
  • 角声:象征号角,表现出一种激昂向上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陟景山”指的是什么? A. 登山
    B. 旅行
    C. 读书

  2.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历史的追忆
    C. 对爱情的思考

  3. “乐不流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的张扬
    B. 内心的宁静
    C. 忧伤的感慨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山中问答》- 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更注重对人生苦难的反思。
  • 王维《山居秋暝》:与傅毅的诗有相似的自然意象,但更偏向于宁静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汉诗选》
  • 《古诗词讲解》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歌行 初夏绝句 朝中措·梅 点绛唇·采药归来 自嘲 夜泊水村 鹊桥仙·一竿风月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溢洪道 马足龙沙 昼锦荣归 厘弊 龜字旁的字 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精疲力尽 歺字旁的字 朽棘不雕 顶踵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黹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韡韡 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游戏人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