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52
露萱钳宿蝶,风木撼鸣鸠。
屋头风过雁,灯背月移窗。
霜林五色锦,烟渡一萦丝。
午簟展风供睡课,夜窗扃雨办诗逋。
眼昏书字不著纸,耳重听言常问人。
露水打湿了萱草,蝴蝶在其上栖息;风吹动树木,惊起了鸣叫的杜鹃。
屋顶上,风吹过大雁,灯光后面,月亮在窗前移动。
霜林如同五彩锦绣,烟雾轻绕成一缕丝带。
午后的凉席上,微风送来昏睡的安逸,夜晚的窗前,雨声敲打着诗人的心情。
眼睛模糊,书写的字迹无法在纸上留下,耳朵听不清别人的话,总是要向人请教。
武允蹈,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形式多样,风格清新。
此诗写于一个秋冬交替的午后,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身的闲适与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个清雅恬静的生活场景。开头两句以“露萱钳宿蝶”引入,展现了秋天的气息,露水打湿了萱草,蝴蝶轻巧地栖息其上,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柔美。接下来的“风木撼鸣鸠”,则通过风与鸣鸠的互动,传达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诗中描写的屋顶、灯光与月色,表现出一种静谧的生活画面,令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幽远。而“霜林五色锦,烟渡一萦丝”则突出了自然的变化与美丽,霜色的树林如同色彩斑斓的锦缎,烟雾缭绕,给人以遐想。
最后两句“午簟展风供睡课,夜窗扃雨办诗逋”,则表现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下的心境,既有午后慵懒的安逸,又有夜晚雨声中的思考,展现了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与哲思。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沉思,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宁静,展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美的感悟,体现了诗人淡泊明志、恬淡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鸣鸠”指的是什么鸟?
A. 夜莺
B. 杜鹃
C. 麻雀
“午簟展风供睡课”中的“午簟”指的是什么?
A. 凳子
B. 床垫
C. 席子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心境?
A. 忧伤与失落
B. 宁静与闲适
C. 激昂与奋进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这首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王维则更强调环境对情感的影响。两者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风格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