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福安院同慧生闲步》

时间: 2025-04-27 18:44:31

诗句

玄晖曾弭节,太白亦题诗。

京邑非前事,新林似往时。

山深秋气重,谷远罄声迟。

不为逢支遁,幽怀孰与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4:31

诗词名称: 福安院同慧生闲步
作者: 盛时泰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玄晖曾弭节,太白亦题诗。
京邑非前事,新林似往时。
山深秋气重,谷远罄声迟。
不为逢支遁,幽怀孰与期。

白话文翻译:

玄晖曾经在这里放下了节操,太白也曾在此写下诗篇。
如今的京城与往日大相径庭,新树林木像往年那样茂盛。
山中秋气沉重,谷中声音显得遥远而缓慢。
我并不是为了偶然遇见支遁,幽静的心情又能与谁相期呢?

注释:

  • 玄晖:指的是王羲之,号玄晖,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 太白:指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
  • 京邑:指京城,这里可能是指当时的南京或北京。
  • 支遁:指支道林,东晋时期的隐士,常以遁世著称。
  • 幽怀:指内心的幽静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盛时泰,明代诗人,其诗风清新,常以自然之景和个人情感为题材,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与友人在福安院闲步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往事及人生态度的沉思。

诗歌鉴赏:

本诗描绘了诗人在悠悠秋日中的闲适心境,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当下的思考。开头两句提到历史上的大人物,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与怀念。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京城的变化,从而引发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最后一句“不为逢支遁,幽怀孰与期”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的思索,表达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心态。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思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玄晖曾弭节,太白亦题诗。”:提及历史人物王羲之与李白,表明诗人对文学、书法的敬仰,并引入时空的对比。
  • “京邑非前事,新林似往时。”:表现出对京城往昔繁华的怀念,现状的对比让人感到变迁之悲。
  • “山深秋气重,谷远罄声迟。”:描绘秋天的沉寂与幽远,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邃的氛围。
  • “不为逢支遁,幽怀孰与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又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古今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
  • 意象:使用“山深秋气重”“谷远罄声迟”等意象,渲染出秋天的宁静与深邃。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当下的感悟,展现出一种宁静的内心世界,反映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体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成熟与沉静,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流逝。
  • :象征着高远与隐逸,代表诗人的理想追求。
  • :象征着宁静与孤独,反映诗人内心的幽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玄晖”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王羲之
    • C. 支道林
    • D. 杜甫
  2. 诗中“京邑非前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京城繁华的怀念
    • B. 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盛时泰与李白在诗中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盛时泰则显得更加内敛,反映出不同的个性与风格。李白的诗歌往往充满激情,而盛时泰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盛时泰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雨霁閒望 木犀花下怀石翁先生 济翁弟赠白团扇子一面,作百竹图有诗和以谢 送行 竹枝歌六首寄胡定安 其一 昔昔盐二十首 其十一 蟠龙随镜隐 草堂看花十二首 其九 日本照禅者欲得数径以述怀赠之 寄汪知己 寄刘铭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包含俦的词语有哪些 喷薄欲出 臼字旁的字 听聪视明 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高官极品 逃杯 舌字旁的字 鹊岩 眉来眼去 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蛊干 华结尾的成语 师心自用 禅宫 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