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

时间: 2025-04-24 06:17:33

诗句

昔在天彭郡,侨居过一冬。

感君常见访,无日不相从。

远寺携棋局,高亭把洒钟。

认知三载后,孤冢列新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6:17:33

原文展示: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 昔在天彭郡,侨居过一冬。 感君常见访,无日不相从。 远寺携棋局,高亭把酒钟。 认知三载后,孤冢列新松。

白话文翻译:

从前在天彭郡,我侨居度过了一个冬天。 感激您经常来访,没有一天不陪伴我。 在远处的寺庙里携带棋盘,在高亭上举杯共饮。 认识三年后,您的孤坟上已经长满了新松。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彭郡:古代地名,今四川省彭州市一带。
  • 侨居:在外地居住。
  • 感君:感激您。
  • 常见访:经常来访。
  • 无日不相从:没有一天不在一起。
  • 远寺:远处的寺庙。
  • 携棋局:携带棋盘,指下棋。
  • 高亭:高处的亭子。
  • 把酒钟:举杯饮酒。
  • 孤冢:孤零零的坟墓。
  • 列新松:长满了新松树。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这首诗是文同为悼念友人张思孺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张思孺去世后,文同回忆与张思孺的交往经历,感慨时光流逝,友人已逝,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哀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张思孺的交往,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感君常见访,无日不相从”一句,表达了作者与张思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而“认知三载后,孤冢列新松”则突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增强了诗歌的哀悼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更加凸显了对逝去友人的无尽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在天彭郡,侨居过一冬。”: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回忆在天彭郡侨居的冬天。
  2. “感君常见访,无日不相从。”:表达对友人经常来访的感激,强调两人关系的亲密。
  3. “远寺携棋局,高亭把酒钟。”:描绘与友人在远寺下棋、高亭饮酒的情景,展现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4. “认知三载后,孤冢列新松。”:感慨时光流逝,友人已逝,孤坟上长满了新松,表达深切的哀悼。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远寺携棋局,高亭把酒钟”中的“远寺”与“高亭”,“携棋局”与“把酒钟”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比喻:“孤冢列新松”中的“列新松”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哀悼,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彭郡:地点意象,代表回忆的起点。
  • 侨居:生活状态意象,表达在外地的生活。
  • 远寺、高亭:地点意象,代表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 孤冢、新松:生命意象,象征友人的逝去和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彭郡”位于今天的哪个省? A. 四川省 B. 河南省 C. 江苏省 D. 河北省

  2. 诗中“感君常见访,无日不相从”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疏远 B. 对友人的感激和亲密 C. 对友人的冷漠 D. 对友人的厌烦

  3. 诗中“孤冢列新松”象征什么? A. 友人的新生 B. 友人的逝去和时间的流逝 C. 友人的健康 D. 友人的远行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念亡妻,表达深切的怀念和哀伤。
  • 杜甫《梦李白二首》:悼念友人李白,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对比:

  • 文同《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是悼念之作,文同的诗更侧重于对友人交往的回忆,而苏轼的词则更侧重于对亡妻的梦境回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词鉴赏辞典》:收录了苏轼的词作,可以对比阅读。

相关查询

井络 自贶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寒食行次冷泉驿 圣女祠 僧院牡丹 景阳井 嫦娥 当句有对 过华清内厩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口 腌渍 秦圣 包含亿的词语有哪些 修己安人 鸳会 韦字旁的字 蹐地跼天 显赫一时 包含旁的成语 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分内之事 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梦熊之喜 齊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例行公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