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6:1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6:12:59
原文展示:
新津退思堂 文同 〔宋代〕
三江古剧邑,入籍生齿夥。 词源百端起,区处不可惰。 子醇为之宰,幽隐照必破。 断事精且密,有若麦历磨。 尚惧忽一失,退即此堂坐。 戾者思改易,无使下罹祸。 如此凡二载,不识有纤过。 贤哉令之师,敢以此为贺。
白话文翻译:
三江是一个古老而繁忙的城邑,人口众多。 各种事务纷繁复杂,处理起来不能懈怠。 子醇担任这里的县令,能够洞察隐秘之事。 处理事务精细而周密,就像磨麦一样细致。 仍然担心会有疏忽,于是退到这个堂中静思。 对于错误的行为思考如何改正,以免百姓受苦。 这样持续了两年,没有发现任何小错误。 这位县令真是贤能,我敢以此为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石湖,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擅长山水诗和田园诗。此诗是文同在新津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对当地县令子醇的赞赏和敬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新津任职期间,对当地县令子醇的政绩和品德表示赞赏的作品。诗中通过描述子醇处理政务的精细和周密,以及他对百姓的关怀,展现了子醇的贤能和文同对他的敬佩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新津县令子醇的政绩和品德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贤能官员的敬佩之情。诗中“断事精且密,有若麦历磨”一句,用磨麦的细致比喻子醇处理政务的精细和周密,形象生动。而“尚惧忽一失,退即此堂坐”则表现了子醇对政务的谨慎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是对贤能官员的真诚赞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贤能官员的赞颂和敬佩。通过描述子醇处理政务的精细和周密,以及他对百姓的关怀,展现了子醇的贤能和文同对他的敬佩之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有若麦历磨”比喻了什么? A. 磨麦的过程 B. 处理事务的精细和周密 C. 磨麦的细致 D. 磨麦的效率
诗中“尚惧忽一失”表达了什么? A. 对失误的担忧 B. 对成功的喜悦 C. 对失败的恐惧 D.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贤哉令之师”是对谁的赞颂? A. 文同自己 B. 子醇 C. 新津的百姓 D. 其他官员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