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3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30:06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见有高道举征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苍生今有望,飞诏下林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关西的客舍中,思念东山的严、许二山人时的情景。诗中提到,云雾送来关西的雨水,风儿传递着渭北的秋意。孤独的灯火照亮了我的梦乡,寒冷的杵声敲打着我的乡愁。在滩边我思念严子,在山中我回忆许由。如今,苍生们都怀有希望,飞诏已下达至林丘。
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号白云,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出生于河东,后移居长安,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常常描绘边塞的壮丽景色与士人的豪情。
此诗创作于天宝初年,正值唐朝盛世,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的游子心情,反映出对隐士理想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
岑参的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又思乡的画面。诗的开头用“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两句,生动地表现在关西的秋天雨景,通过自然风光的描绘,引出诗人的情感。接着,诗人用“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将个人的孤独感与思乡之情结合,表现出一种深沉的乡愁。接下来的“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更进一步加深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严子和许由都是追求理想生活的象征,而诗人此刻却身处异乡,心向往之。最后一句“苍生今有望,飞诏下林丘”则传达了一种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对社会美好变化的期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期待,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中提到的“孤灯”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孤独与思乡
C. 财富
D. 旅行
诗中提到的“严子”和“许由”代表什么?
A. 贪官
B. 隐士与理想
C. 战士
D. 商人
岑参的边塞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来反映个人的情感与对故乡的思念,但岑参更加强调隐士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期待,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壮志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