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2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26:04
不知造化初,此山谁开坼。
双崖倚天立,万仞从地劈。
云飞不到顶,鸟去难过壁。
速驾畏岩倾,单行愁路窄。
平明地仍黑,停午日暂赤。
凛凛三伏寒,巉巉五丁迹。
与时忽开闭,作固或顺逆。
磅礴跨岷峨,巍蟠限蛮貊。
星当觜参分,地处西南僻。
陡觉烟景殊,杳将华夏隔。
刘氏昔颠覆,公孙曾败绩。
始知德不修,恃此险何益。
相公总师旅,远近罢金革。
杜母来何迟,蜀人应更惜。
暂回丹青虑,少用开济策。
二友华省郎,俱为幕中客。
良筹佐戎律,精理皆硕画。
高文出诗骚,奥学穷讨赜。
圣朝无外户,寰宇被德泽。
四海今一家,徒然剑门石。
这座山的形成无人知晓,究竟是谁开裂了它。
双崖直立,犹如支撑着天空,万丈高峰如同地面被劈开。
云彩飞不过山顶,鸟儿也难以越过悬崖。
驾车迅速行驶,唯恐岩石倾覆,单行道让人愁苦狭窄。
光明的地方依旧黑暗,中午的阳光暂时变得暗淡。
寒气逼人,夏日却如同严冬,山石上留下了五丁的痕迹。
时而开阖,进退自如,真是虚幻的风景。
巍峨的山脉跨越了岷峨,险峻的地形限制了蛮夷的侵扰。
星辰在觜参之间划分,地理位置偏居西南。
突然感觉到烟雾缭绕的景色截然不同,与华夏隔绝。
刘氏王朝曾经覆灭,公孙家族也曾败北。
这才明白道德未修身,依仗险峻的地势又有何益。
公公您总是统领军队,四方都在休养生息。
杜母为何来得如此迟,蜀地的人们更应该珍惜。
暂时考虑丹青之事,少用开济的策略。
我的两个朋友华省郎,都是幕中的客人。
良策帮助戎旅,精于理法皆为杰作。
高深的文采出自诗骚,奥妙的学问探讨深邃。
圣明的朝代没有隔阂,天下的人民沐浴其德泽。
四海如今如一家,剑门的石头也显得徒然无用。
岑参,唐代著名诗人,生于707年,卒于770年。他的诗歌以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而闻名,作品中常表现出豪情壮志和对祖国的热爱。
本诗作于岑参被任命为剑门的期间,诗中寄托了对杜、杨二郎中的深切友谊,以及对国家局势的关注和思考,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与对友人的关心。
《入剑门作》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与历史沉思的诗作,展现了岑参对剑门山的深刻观察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人在描写山势的雄伟与险峻时,不仅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还透过山的高峻引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思考。诗中提到刘氏的覆灭和公孙的败绩,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整首诗在气势上磅礴,情感上深沉,既有对朋友的思念,也有对时局的忧虑,传达了诗人对德行和修身的深刻理解和反思,表现了岑参的思想深度与情感厚度。
不知造化初,此山谁开坼。
不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形成的,究竟是谁开裂了它。
双崖倚天立,万仞从地劈。
两面悬崖直立,犹如支撑着天空,万丈高峰像是从地面劈开的一样。
云飞不到顶,鸟去难过壁。
云彩飞不过山顶,鸟儿也难以越过悬崖。
速驾畏岩倾,单行愁路窄。
驾车迅速,唯恐岩石倾覆,单行道让人愁苦狭窄。
平明地仍黑,停午日暂赤。
明亮的地方依旧黑暗,中午的阳光暂时变得暗淡。
凛凛三伏寒,巉巉五丁迹。
三伏时节却寒气逼人,五丁的痕迹在险峻的山石上留下了。
与时忽开闭,作固或顺逆。
时候时而打开,时而关闭,真是虚幻的风景。
磅礴跨岷峨,巍蟠限蛮貊。
巍峨的山脉跨越了岷峨,险峻的地形限制了蛮夷的侵扰。
星当觜参分,地处西南僻。
星辰在觜参之间划分,地理位置偏居西南。
陡觉烟景殊,杳将华夏隔。
突然感觉到烟雾缭绕的景色截然不同,与华夏隔绝。
刘氏昔颠覆,公孙曾败绩。
刘氏王朝曾经覆灭,公孙家族也曾败北。
始知德不修,恃此险何益。
这才明白道德未修身,依仗险峻的地势又有何益。
相公总师旅,远近罢金革。
公公您总是统领军队,四方都在休养生息。
杜母来何迟,蜀人应更惜。
杜母为何来得如此迟,蜀地的人们更应该珍惜。
暂回丹青虑,少用开济策。
暂时考虑丹青之事,少用开济的策略。
二友华省郎,俱为幕中客。
我的两个朋友华省郎,都是幕中的客人。
良筹佐戎律,精理皆硕画。
良策帮助戎旅,精于理法皆为杰作。
高文出诗骚,奥学穷讨赜。
高深的文采出自诗骚,奥妙的学问探讨深邃。
圣朝无外户,寰宇被德泽。
圣明的朝代没有隔阂,天下的人民沐浴其德泽。
四海今一家,徒然剑门石。
四海如今如一家,剑门的石头也显得徒然无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以及对朋友的关怀,体现了岑参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警示世人珍惜时光,修身齐家,成就事业。
诗中提到的“万仞”指的是什么?
A. 一千米
B. 极高的山峰
C. 陡峭的悬崖
D. 河流的深度
“凛凛三伏寒”中的“三伏”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中提到的“刘氏”和“公孙”分别指的是?
A. 两位历史人物
B. 诗人朋友
C. 两座山
D. 两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