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7:48
原文展示:
和鲍仲山武灵岩寺 曹勋 〔宋代〕
十年尘土换华颠,一踏山根觉涣然。 下界和江朝胜地,上方大士隐非烟。 览辉已见翔威凤,倚伏何堪照细泉。 暂得诠心适佳处,试抛马箠问枯禅。
白话文翻译:
经过十年的尘世沧桑,我的头发已经花白,但一踏上这山脚,我感到心灵得到了释放。 山下的江河和朝圣地,与山上的大士隐居之地,都不是凡尘所能触及。 我仿佛看到了威严的凤凰在飞翔,而那细小的泉水,却也映照出深邃的哲理。 我暂时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于是放下马鞭,去探寻那深奥的禅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典雅,情感深沉。这首诗是他在游览武灵岩寺时所作,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禅理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勋在经历了十年的官场生涯后,对尘世的厌倦和对精神归宿的追求。他在游览武灵岩寺时,感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超脱,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尘世与山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禅理的追求。诗中“十年尘土换华颠”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也暗示了他对精神归宿的渴望。而“一踏山根觉涣然”则展现了山寺的宁静与超脱,使诗人的心灵得到了释放。诗中的意象如“翔威凤”和“照细泉”,都富有象征意义,前者象征吉祥和威严,后者则象征深邃的哲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和追求精神归宿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超脱尘世和对禅理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尘世与山寺的对比,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禅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华颠”指的是什么? A. 头发花白 B. 山峰 C. 尘土 D. 马鞭
诗中“涣然”形容的是什么? A. 心情舒畅 B. 山峰 C. 尘土 D. 马鞭
诗中“翔威凤”象征什么? A. 吉祥和威严 B. 山峰 C. 尘土 D. 马鞭
诗中“照细泉”象征什么? A. 深邃的哲理 B. 山峰 C. 尘土 D. 马鞭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