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歌子(陆义斋燕喜亭)》

时间: 2025-05-04 11:37:46

诗句

窗密春声聚,花多水影重。

只留一路过东风。

围得生香不断、锦熏笼。

月地连金屋,云楼瞰翠蓬。

惺忪笑语隔帘栊。

知是谁调鹦鹉、柳阴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7:46

原文展示

南歌子(陆义斋燕喜亭)
作者:张炎 〔宋代〕

窗密春声聚,花多水影重。
只留一路过东风。
围得生香不断锦熏笼。
月地连金屋,云楼瞰翠蓬。
惺忪笑语隔帘栊。
知是谁调鹦鹉柳阴中。

白话文翻译

窗外春天的声音汇聚在一起,花儿盛开,水面上倒影重重叠叠。
只留一条东风轻轻拂过。
香气围绕着,不断地从锦绣的熏笼中飘散出来。
月光洒在地面上,仿佛连接着金色的屋子,
云楼高耸,俯瞰着翠绿的蓬顶。
隔着窗帘,我听见惺忪的笑语。
不知道是谁在柳荫之下调皮地逗弄鹦鹉呢。

注释

  • 窗密:窗户紧闭,春天的声音在窗内聚集。
  • 水影重:水面上花的倒影重叠,意指景色美丽。
  • 东风: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
  • 锦熏笼:用锦缎制作的熏香器,表示香气浓郁。
  • 月地:月光照射的地方。
  • 金屋:形容房屋的华丽。
  • 云楼:高楼,仿佛在云端。
  • 惺忪:刚醒时的模样,暗示轻松愉悦的气氛。
  • 调鹦鹉:指调皮地玩弄鹦鹉,营造出轻松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炎(生卒年不详),字次山,号镜池,晚号游云,宋代词人,以词闻名,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南歌子》以“窗密春声聚,花多水影重”开篇,展现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透过窗户,可以感受到外面春天的气息。诗中用细腻的描写勾勒出春天的美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只留一路过东风”,体现了春风的温柔,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接下来的“围得生香不断锦熏笼”,更是通过香气的描写,增强了春天的氛围,令人沉醉。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将视角转向室内,描绘出“月地连金屋,云楼瞰翠蓬”的景象,展现了室内的富丽堂皇和对外界美景的凝视,这种对比使得诗意更加深远。最后一句“知是谁调鹦鹉柳阴中”,则以幽默轻松的笔触,为整个作品增添了生活气息与人情味,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折射出宋代文人追求雅致生活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窗密春声聚:窗户紧闭,但春天的声音依然能感受到,暗示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
  • 花多水影重:花朵繁多,水面上花的倒影重重,描绘了春日的繁华美景。
  • 只留一路过东风:春风温柔地吹过,象征生机与活力的到来。
  • 围得生香不断锦熏笼:香气缭绕,营造出愉悦的氛围。
  • 月地连金屋:月光洒在地上,仿佛与华丽的房屋相连,意象高贵。
  • 云楼瞰翠蓬:高楼俯瞰翠绿的屋顶,展现出一种高远的视野。
  • 惺忪笑语隔帘栊:窗帘后传来的轻声笑语,增添了生活的温馨感。
  • 知是谁调鹦鹉柳阴中:调皮的画面,增添了诗的生动与趣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连接的金屋,形象生动。
  • 拟人:春声聚集、东风轻拂,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月地连金屋,云楼瞰翠蓬”,整齐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丽景色与惬意生活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传递出对生命的热情与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声:象征新生和希望,代表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 :美好、富饶的象征,体现春天的繁华。
  • 水影:倒影中的花,代表着虚幻与真实的交织。
  • 东风:春风的象征,带来温暖和生机。
  • 香气:生活的美好与愉悦的象征,增加了诗的感官体验。
  • 月光:代表宁静与优雅,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 A. 寒冬
    • B. 春天
    • C. 秋天
  2. “窗密春声聚”中的“春声”指的是什么?

    • A. 人的声音
    • B. 春天的气息
    • C. 动物的叫声
  3. 诗中提到的“惺忪笑语”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快乐
    • C. 恼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情感更为细腻,表现女性的柔情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柳永的《雨霖铃》:虽然主题不同,但在表达对生活和爱情的感慨上有着相似之处,展现了宋代词人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次常之柳市秋怀韵 九日过东园 其一 九日同省僚欧阳清陈乙俞咨伯登慈仁寺阁值雨作二首 其一 九日同吴县曾明府游灵岩望太湖 九日游智度寺 九日酬赠陶惟谦文学 九日石堂峪力疾登高适王兰谷遣使遗鲑菜江洲白衣遂复同之喜而有作 九日寄鲁客 九日宴集分韵得驶字 九日泛舟同朱元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呼即集 毋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为患 邵公纸 包含退的成语 拿奸拿双 土话 目不识字 森邃 穷年屡月 包含敕的词语有哪些 弦望 木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抹一鼻子灰 山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包含梨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