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1:28
南歌子
细细金丝柳,重重青黛山。
玉人楼上倚愁看,
移得浅颦深恨上眉间。
泪湿红绡薄,香凝碧绮寒。
多情别去未春残,
归趁海棠开后燕双还。
细细的金丝柳垂下,青黛色的山层层叠叠。
楼上的美人愁苦地倚靠着栏杆观看,
眉头轻轻皱起,深藏着心中的怨恨。
泪水湿透了薄薄的红绡,香气凝聚在碧色的寒绲上。
多情的人儿离去时,春天尚未结束,
盼望归来时,正逢海棠花开,燕子双双归来。
作者介绍:仇远,字允升,号云舫,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达愁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成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变迁、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兼具自然景色与人情的交融。
《南歌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及情感的波动,诗中“细细金丝柳,重重青黛山”两句,生动地呈现出春日里的自然景观,柳树的细腻与青山的层叠形成对比,构筑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画面。接下来的“玉人楼上倚愁看”则引入了人物,通过美人的愁苦,令整个画面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诗人通过“泪湿红绡薄,香凝碧绮寒”进一步深化情感,泪水湿透红绡,暗示着美人内心的苦痛与思念,香气的凝聚则象征着久远的情感与回忆的沉淀。最后“归趁海棠开后燕双还”则寄托了对重聚的期盼,海棠花盛开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燕子归来则是爱情重温的美好愿景。
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情的深刻反思,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形成了极为动人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着对爱情的思念与期盼展开,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对逝去情感的怀念与对未来相聚的希望,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深情。
诗词测试:
诗中“细细金丝柳”指的是哪种植物?
“玉人”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仇远的《南歌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但仇远更侧重于愁苦与期盼,而李清照则多了几分婉约与细腻,展现出女性对爱情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