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7:57
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
——陈师道
青衿曾诵赋,皓首始登门。
意得宁论晚,心交不待言。
向来期北上,可复改南辕。
画地数佳政,丛谈何处村。
送别何子温前往亳州的三首诗
青衿少年时曾吟诵赋诗,白发苍苍时才踏入门庭。
心意相通何必在乎晚辈的言辞,交情深厚不待言语。
原本期盼北上,但如今却可再度改变方向向南行。
画地为牢的良政佳策,闲聊又能在何处找到?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景华,号静斋,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晚年时经历了南宋的建立。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擅长描写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陈师道送别友人何子温之际,正值朋友移居亳州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陈师道的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方向的思考。首先,诗人以“青衿”和“皓首”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从少年到白发,友谊的积累与情感的升华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主题。接着,诗人提到“意得宁论晚”,凸显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真正的心意不需言语来表达,这种默契和理解让友情更加牢固。接下来的“向来期北上,可复改南辕”,则是对人生选择的一种反思,暗示着人们在追寻理想时,可能会经历意料之外的转变,表明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变化。最后“画地数佳政,丛谈何处村”中,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中闲聊的无奈,反映了他对人世纷争与理想之间的冲突。整首诗在友谊、人生选择与政治理想之间建立了一种深刻的联系,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友谊与人生选择的探讨,表达了人生的复杂性与友情的珍贵,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青衿”指代的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人?
诗中的“南辕北辙”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