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

时间: 2025-04-29 12:07:57

诗句

青衿曾诵赋,皓首始登门。

意得宁论晚,心交不待言。

向来期北上,可复改南辕。

画地数佳政,丛谈何处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7:57

原文展示:

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
——陈师道

青衿曾诵赋,皓首始登门。
意得宁论晚,心交不待言。
向来期北上,可复改南辕。
画地数佳政,丛谈何处村。

白话文翻译:

送别何子温前往亳州的三首诗
青衿少年时曾吟诵赋诗,白发苍苍时才踏入门庭。
心意相通何必在乎晚辈的言辞,交情深厚不待言语。
原本期盼北上,但如今却可再度改变方向向南行。
画地为牢的良政佳策,闲聊又能在何处找到?

注释:

  • 青衿:指年轻人,常用以形容读书人。
  • 皓首:白发,象征年老。
  • :古代的一种诗体,通常指较为华丽的诗。
  • 宁论晚:何必在意晚辈的话语。
  •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与目的相违背。
  • 画地:指划定范围,形容局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景华,号静斋,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晚年时经历了南宋的建立。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擅长描写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陈师道送别友人何子温之际,正值朋友移居亳州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陈师道的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方向的思考。首先,诗人以“青衿”和“皓首”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从少年到白发,友谊的积累与情感的升华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主题。接着,诗人提到“意得宁论晚”,凸显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真正的心意不需言语来表达,这种默契和理解让友情更加牢固。接下来的“向来期北上,可复改南辕”,则是对人生选择的一种反思,暗示着人们在追寻理想时,可能会经历意料之外的转变,表明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变化。最后“画地数佳政,丛谈何处村”中,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中闲聊的无奈,反映了他对人世纷争与理想之间的冲突。整首诗在友谊、人生选择与政治理想之间建立了一种深刻的联系,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衿曾诵赋:诗人以“青衿”引入,强调年轻时的学习与追求。
  • 皓首始登门:年老时才踏入友人的门庭,暗示时光荏苒。
  • 意得宁论晚:表达了真正的友谊不需要太多言语。
  • 向来期北上:原本向北进发,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 可复改南辕:体现出对人生道路的随时调整。
  • 画地数佳政:对政治理想的思考。
  • 丛谈何处村:对现实中闲谈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青衿与皓首的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
  • 隐喻:通过“北上”和“南辕”隐喻人生的选择与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友谊与人生选择的探讨,表达了人生的复杂性与友情的珍贵,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衿:象征年轻的知识分子。
  • 皓首:象征老年的智慧与经验。
  • 北上:理想与追求的方向。
  • 南辕:偏离理想的选择。
  • 画地:局限与约束,象征政治理想的受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青衿”指代的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人?

    • A. 年轻人
    • B. 老年人
    • C. 中年人
  2. 诗中的“南辕北辙”比喻什么?

    • A.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B. 方向的改变
    • C. 友谊的深厚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描绘送别的情景,但更强调豪情与壮志。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离别的伤感,与陈师道的理性思考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陈师道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管社山雪后 南禅遇南楚老僧似有道者因赠以诗二首 其二 南禅遇南楚老僧似有道者因赠以诗二首 其一 戏题滩傍驿壁 题西湖酒家壁 洞仙歌 雪窗 视旱田赋呈上元簿杨明卿 咏扬州后土祠琼花 题石洞书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恶虎不食子 衣字旁的字 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面背 包含掖的词语有哪些 壮志凌云 多言多败 覆地翻天 整旅厉卒 移贯 鼎字旁的字 包含叔的词语有哪些 谦以下士 胁辱 甘字旁的字 不妙 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