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4:26
规禅停云斋
陈师道 〔宋代〕
净居众天人,宫殿随所适。
少仕老不归,重门闭榛棘。
道人秀丛林,妙语出禅寂。
是身如浮云,随处同建立。
平生与二子,嗜好用一律。
我此复助缘,语绮已多责。
何年一把茅,据坐孤崒嵂。
呵佛骂祖师,涂糊千五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道人,他住在幽静的山林中,周围的环境与世无争,仿佛与天人共处。他虽然年老不归,但重门紧闭,杂草丛生,显得孤寂。道人在这片林中,时常说出一些妙语,表达禅意,内心如浮云般自在,随时随地建立自己的思想境界。他与两个朋友有着共同的兴趣,常常吟咏律诗,而我则在这里提供助缘,话语虽多,却也有责任。何时我能在一把茅草屋中,独自坐在这孤崖之上,呵斥佛祖,骂声传遍千年。
陈师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禅宗和道家思想为创作灵感,诗风清新脱俗,喜欢描写隐居生活,表达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此诗创作于隐居期间,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道的追求。诗人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规禅停云斋》是一首体现道家哲学思想的诗作,诗中充满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开篇即以“净居众天人”引出一种清净、幽静的氛围,伴随而来的“宫殿随所适”则暗示着诗人心中的理想居所。诗中提到“少仕老不归”,不仅道出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奈,也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选择。
接下来,诗人通过“重门闭榛棘”,展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这种闭门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他对外界纷扰的排斥。此时的道人,以“妙语出禅寂”来传达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表达了他从禅宗中获得的启示。
接下来的几句让人感受到一种人生的反思,“是身如浮云,随处同建立”,诗人将自己比作浮云,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随时随地都能建立自己的思想和世界观。与“二子”共吟律诗,显示出他虽隐居但仍与志同道合之人保持联系,生活并不孤单。
最后两句“呵佛骂祖师,涂糊千五百”则表现出诗人对传统宗教和教义的反叛,表达了他对宗教权威的不屑与质疑。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传统思想的思考与批判。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隐居生活的理想与对世俗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传统教义的质疑,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渴望。
选择题: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回归
B. 无所谓
C. 选择隐居
D. 积极参与
填空题:诗中提到“是身如__”,表达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判断题:诗人对佛教的态度是尊重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