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陶朱公庙》

时间: 2025-05-02 20:37:13

诗句

千篇奏牍漫多知,百战收功未出奇。

名下难居身可辱,郤将湖海换西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7:13

原文展示:

千篇奏牍漫多知,百战收功未出奇。名下难居身可辱,郤将湖海换西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感慨,虽然写了无数奏折,然而仍感到无所作为;经历了许多战斗,最终所获得的成就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虽然名声显赫,但身处其中却感到屈辱,不如把眼前的荣华富贵换成西施那样的美人,享受一份宁静和优雅。

注释:

  • 千篇奏牍:形容写了很多的奏折,奏折是古代官员上奏给皇帝的文书。
  • 百战收功:经历了许多战斗,所获得的功劳。
  • 名下难居:名声再大,也难以安心处于其中。
  • 身可辱:身处高位,却可能受到侮辱。
  • 郤将湖海:郤是古代的将领,这里暗指舍弃名利。
  •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着美的极致。

典故解析:

  • 西施: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传说她因美貌而被吴王夫差所宠爱,最终为了国家而自愿投身于敌国。诗中提到西施,强调了美的价值,暗示宁愿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心甫,号白云,宋代文学家,以其诗文的清新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时期,士人对仕途无望的感慨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千篇奏牍”和“百战收功”两句,描绘了作者在仕途上的无奈和困惑。虽然身为官员,写下的奏折如同千篇,但却始终无法显现出个人的价值;经历了百战,所获的功劳却平平无奇,显示出对功名的淡然与对仕途的失望。在“名下难居身可辱”中,诗人深刻反思了名声与个人尊严之间的矛盾,尽管名声在外,内心却充满了屈辱感。在最后一句“郤将湖海换西施”,则是以西施的美丽象征理想的人生,暗示诗人宁愿放弃繁华的名利,去追求内心真正渴望的美好与宁静。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折射出在名利与自我价值之间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篇奏牍漫多知:写了很多奏折,却无一能引起真正的关注和理解。
  • 百战收功未出奇:经历无数战斗,所得到的成就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
  • 名下难居身可辱:名声在外,但身处其中却感到屈辱,无法享受应有的尊严。
  • 郤将湖海换西施:若能放弃荣华,追求心中理想之美,那才是更好的选择。

修辞手法:

  • 对比:名声与内心的真实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西施象征着理想的美好与宁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传达出对名利的淡然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真实自我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奏牍:象征着官场的繁琐与无奈。
  • 战斗:代表着人生的奋斗与拼搏。
  • 西施:象征着美好理想与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千篇奏牍”的意思是什么?

    • A. 写了很多奏折
    • B. 表达对名利的追求
    • C. 描述官场的繁忙
    • 答案:A
  2. “郤将湖海换西施”意指什么?

    • A. 换取名利
    • B. 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 C. 追逐权力
    •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西施”象征什么?

    • A. 战斗的胜利
    • B. 家国情怀
    • C. 理想与美好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 李白的《将进酒》:对酒当歌,表现了对人生的豪放态度。

诗词对比:

  • 陈师道 vs. 杜甫:两位诗人在面对社会动荡时,皆写出了对生活的思考,但陈师道更侧重于个人感受,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的悲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对比研究》

相关查询

冬祠太乙六言四首 其二 新荔枝四绝 其四 题醉道士图 初泛潇湘 没冰铺晚晴月出晓复大雨上漏下湿不堪其忧 郊外阅骁骑剪柳 水调歌头 玉山道中 再出东郊 西楼秋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字旁的字 国将不国 傀俄 巧立名目 改梁换柱 冥谈 防患未萌 出手得卢 麻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枕经籍书 疋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孝裙 包含猥的词语有哪些 濯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