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

时间: 2025-04-27 01:14:20

诗句

一径互纡直,茅棘亦已繁。

晴阳入荒竹,暧暧和春园。

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

历寻婵娟节,剪破苍筤根。

地闭修茎孤,林振馀箨翻。

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20

原文展示

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
作者:温庭筠

一径互纡直,茅棘亦已繁。
晴阳入荒竹,暧暧和春园。
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
历寻婵娟节,剪破苍筤根。
地闭修茎孤,林振馀箨翻。
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尽头,作者与朋友在裴氏林中探寻钓竿的情景。小道弯弯曲曲,杂草丛生。阳光透过荒凉的竹林,温暖而柔和,春园里充满了生机。作者倚杖而息,感到疲惫和羞愧,徘徊在温暖的阳光中,恋恋不舍。为了寻找那美丽的节气,剪断了苍翠的竹根。土地封闭,修长的茎孤零零地立着,树林中余留的竹箨在微风中翻动。作者的心在于所爱的事物,并不一定要去寻找湘水和沅水。

注释

  • 互纇直:小路蜿蜒曲折。
  • 茅棘:指杂草。
  • 暧暧:温暖、柔和的样子。
  • 倚杖:依靠竹杖,表示作者疲倦。
  • 婵娟节:指美好的时节,可能指二十四节气中的某个。
  • 剪破苍筤根:剪断竹子根部,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对春天的珍惜。
  • 适心:适合心意,心中所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青溪,唐代诗人,擅长词,尤其以“花间派”著称。他的词清丽俊逸,风雅而富有情感,常表达对美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尽之际,作者与朋友相约游历,意在表达对春天的留恋和对自然的热爱。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诗中则流露出对春日即将逝去的惆怅。

诗歌鉴赏

温庭筠的《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作者的心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首联以“互纇直”开头,直入主题,勾勒出一条曲折的小径,暗示着人生道路的复杂与多变。接着“晴阳入荒竹”一句,将阳光与荒凉的竹林结合,体现了春天的温暖与自然的恢复生机,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随后,作者倚杖而息,表现出一份疲惫与对春日的留恋。此时,春天的气息似乎在呼唤着他,让他不愿离去。诗中“历寻婵娟节,剪破苍筤根”,则是对美好时节的向往与追寻,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提到“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表达了作者对心灵所向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满足比外在的追寻更为重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传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友人相聚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径互纇直:描绘了小路的曲折,象征人生的道路。
  2. 茅棘亦已繁:环境的荒凉,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
  3. 晴阳入荒竹:阳光透过竹林,象征着希望与温暖。
  4. 暧暧和春园:温暖的春园,给人以舒适感。
  5. 倚杖息惭倦:表现作者的疲惫与对春日的留恋。
  6. 徘徊恋微暄:在温暖中徘徊,显露出对春天的眷恋。
  7. 历寻婵娟节:追寻美好的时节,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
  8. 剪破苍筤根:剪断竹根,象征着珍惜春天的短暂。
  9. 地闭修茎孤:孤独的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10. 林振馀箨翻:竹箨的摇动,表现着春天的生机。
  11. 适心在所好:心中所爱,表达了内心的追求。
  12. 非必寻湘沅:强调内心的满足比外在的追寻更重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晴阳入荒竹”比喻温暖的春天。
  • 拟人:对春天的描绘,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工整而富有韵律。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了内心的追求与满足,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小径:人生的道路,隐喻人生的曲折。
  • 阳光:温暖与光明的象征。
  • 竹林: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孤茎:象征着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温庭筠
    • C. 杜甫
    •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婵娟节”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节气
    • B. 鱼的品种
    • C. 一种植物
    • 答案:A
  3. 诗中“适心在所好”表达了什么?

    • A. 对外在事物的追求
    • B. 内心的满足与追求
    • C. 对友人的依赖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温庭筠的《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
    • 前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流露出对春天的珍惜;后者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豪放,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关河令/清商怨 酹江月(乙未白莲待廷对) 点绛唇 鹧鸪天 其一 豫章大阅 卜算子(丙午春即席和从善) 东坡引(龙江赵去非席上) 鹊桥仙(丁巳七夕) 好事近(癸巳催妆) 西江月·笳鼓旌旗改色 蝶恋花(己亥同常监游洪阳洞题肯堂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色中饿鬼 念旧怜才 有功不赏,有劳不录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思古之情 安时处顺 工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还债 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虚枯吹生 包含稠的词语有哪些 演艺 血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悚惶 铨贯 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