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

时间: 2025-04-27 13:03:04

诗句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

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

肠断,水风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3:04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

原文展示: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 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 肠断,水风凉。

白话文翻译:

一颗露珠凝结在叶上,透出一丝寒意,水波荡漾。 满池塘的荷花与绿茎交错,显得格外纷乱。 这情景让人伤心,凉凉的水风吹来,令我心碎。

注释:

  • 一点露珠:指清晨的露水,象征清新、纯洁。
  • 波影:水面波动的影子,暗示宁静而又动荡的心情。
  • 满池塘:形容荷塘的满盈,反映自然的丰盈之美。
  • 绿茎红艳:绿茎指的是荷叶的茎,红艳指的是荷花的花朵,表现出自然的色彩斑斓。
  • 肠断:形容心中悲痛欲绝,类似“肝肠寸断”。
  • 水风凉:水面吹来的凉风,增强了诗中伤感的氛围。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意象与中国古典文人对荷花的热爱、对水乡美景的描绘有密切联系。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与高雅,常常与诗人的情感寄托相结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温庭筠(812年-870年),唐代著名诗人、词人,字飞卿,号“梅溪”。他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是“花间派”的代表之一。
  •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经历人生起伏、感情波折之时,抒发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失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是温庭筠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诗中通过荷叶、露珠、水波等自然景物,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一点露珠凝冷”便暗示了清晨的寒意,清新的露珠与凛冽的寒风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失落感。紧接着,诗人描绘了“满池塘”的景象,绿茎与红艳交错,展现出一种繁盛却又杂乱的美感,反映出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最后一句“肠断,水风凉”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凉风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心灵的感受,令人感到一丝凄凉和无奈。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物和人内心的情感,展现出温庭筠词作中常见的优美与忧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开头即以露珠的冷意引入,营造出清晨的静谧与寒冷。
    • 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描绘出荷塘的丰富多彩,生动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眼中的纷乱感。
    • 肠断,水风凉:情感的升华,直白地表达了内心的伤痛与凉意,形成强烈的对比。
  • 修辞手法

    • 比喻:露珠比作心中的忧愁,水波象征着流动的时光与情感。
    • 拟人:水风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
    • 对仗:绿茎与红艳形成视觉上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美丽的自然景物,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的伤感。

意象分析:

  • 露珠:象征纯洁与清新,同时也暗含孤独与冷清。
  • 荷叶与荷花:代表着生命的繁荣与美丽,亦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 水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化,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肠断”的意思是什么?

      • A. 快乐
      • B. 悲痛
      • C. 无聊
      • D. 兴奋
    2. 诗中的“波影”主要指什么?

      • A. 风的声音
      • B. 水面的反射
      • C. 荷花的颜色
      • D. 天空的变化
    3. 诗人通过何种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

      • A. 太阳
      • B. 露珠与荷花
      • C. 山川
      • D. 云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温庭筠的《荷叶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融入了个人情感,前者偏向于细腻的忧伤,后者则更具婉约的柔情。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寄托,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温庭筠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除夜 送陈天予大监同年使闽 五杂俎 四首 其一 苦雨 大黄花 槠洲道中 有感今昔二首 其一 安乡县西晚泊 上元有感 燕宾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辄便 绞丝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势不两存 重整旗鼓 劝课 包含狈的词语有哪些 轻假 羹藜含糗 扬幡擂鼓 贼子乱臣 釆字旁的字 投狭 继晷焚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