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3:42
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凤滞台鸾。
碧幢千里空移镇,赤笔三年未转官。
别后纵吟终少兴,病来虽饮不多欢。
酒军诗敌如相遇,临老犹能一据鞍。
我仰望着日月高悬,觉得时光在悠长的池水中流淌,凤凰停滞在高台之上。
千里的碧幢在空中移动,却无心驻足于此,三年来我用赤笔写诗,却没有得到升迁。
分别之后,即使吟诗也感到兴致缺乏,生病的时候虽然喝酒,但也难以欢愉。
即使在酒桌上与诗友相遇,到了老年我仍能凭借着自己的才华继续创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题材广泛而著称,尤其擅长写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已历经沧桑,诗中透出对权力与名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生命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的“未转官”显示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而“病来虽饮不多欢”则暗示了他身体的衰弱和内心的孤独。
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开首的“日月天衢”展现了广阔的宇宙,体现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接着提到的“凤滞台鸾”则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虽有美好愿景,但现实却令人沮丧。白居易以“碧幢千里空移镇”描绘了他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却因“赤笔三年未转官”的现实而感到失落。接下来的“别后纵吟终少兴”则表达了他在离别与孤独中的无奈,尽管饮酒作诗,但仍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最后一句“临老犹能一据鞍”则透露出他仍然坚持创作的决心,尽管已临近老年,依然想要与诗酒相伴。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沉郁中透出一丝不屈的希望,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生哲学。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尽管面临诸多困境,他依然热爱诗歌与饮酒,展现出一种面对生活无奈而仍不放弃的精神。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碧幢”象征什么?
A. 理想
B. 权力
C. 生命
诗中“别后纵吟终少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孤独
C. 忧愁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临老犹能一据鞍”,他想表达的是什么?
A. 对生活的放弃
B. 继续追求创作的决心
C. 对权力的渴望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白居易的这首诗更为个人化,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