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1:05
北亭卧
白居易
树绿晚阴合,池凉朝气清。
莲开有佳色,鹤唳无凡声。
唯此闲寂境,惬我幽独情。
病假十五日,十日卧兹亭。
明朝吏呼起,还复视黎甿。
在树木浓绿的傍晚,阴影交汇,池水在清晨显得凉爽而清新。
莲花盛开,色彩美丽,白鹤鸣叫,声调清幽雅致。
唯有这一片宁静的景致,最能满足我内心的幽静情怀。
我因病请假十五天,其中有十天在这里的亭子里休息。
明天官吏要我起床,还是要再看那黎明的景色。
本诗描绘了诗人在北亭中静卧时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清新,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鹤唳”常常象征着高洁与超脱,突出诗人内心的高远情操。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关注民生,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因病请假期间,他在北亭中静卧,借此诗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的热爱和对独处生活的享受。
《北亭卧》是一首清新淡雅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白昼与夜晚、自然与静谧生活的细腻感受。开篇以“树绿晚阴合,池凉朝气清”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傍晚景象,树木的绿色与池水的清凉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恬静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莲开有佳色,鹤唳无凡声”进一步渲染出自然的美丽与高雅,莲花的色彩和鹤的叫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份闲寂的向往,认为这种境界能够让他感到心灵的满足。在“病假十五日,十日卧兹亭”中,诗人坦诚的分享了自己的病情与请假,呈现出一种生活的真实与自然的亲密。最后一句“明朝吏呼起,还复视黎甿”则透露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日常生活的无奈与不舍,仿佛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留恋与对繁忙官场的排斥。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悠闲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独处时光的珍惜与对自然美的赞美,是一首极具田园气息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独处时光的珍惜,体现了他心灵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排斥。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时间是哪个时段?
A. 早晨
B. 傍晚
C. 正午
D. 午夜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请假?
A. 旅行
B. 病假
C. 退休
D. 学习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什么?
A. 燕子
B. 白鹤
C. 麻雀
D. 乌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北亭卧》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的清幽与宁静,但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