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3:34
忆秦娥(初春)
作者: 杨万里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
落梅如雪,野桃红小。
老夫不管春催老。
只图烂醉花前倒。
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在初春的时节,春天来得早,已经在春的前十天就回来了。
纷纷落下的梅花如同白雪,野外的桃花绽放得娇小而红艳。
我这个老头子根本不在乎春天催促我衰老,
只想在花前烂醉,沉醉于美丽的春光之中。
等到喝醉了,儿子扶着我回去,醒来时窗外已是黎明。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洒脱态度。在春天的温暖气息中,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复苏,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忆秦娥(初春)》描绘了初春的美景和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诗中开头以“新春早”引入,展示了春天的早到,给人以温暖和生机的感觉。接着,通过“落梅如雪”与“野桃红小”的对比,表现了春天的丰富多彩,梅花的洁白与桃花的娇艳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春天的美好。
诗人在面对春天的到来时,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老夫不管春催老”,这句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与无畏。他不在乎春天是否催促他衰老,而是想要沉醉于眼前的花海之中,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一句“儿扶归去,醒来窗晓”,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老人在儿子的搀扶下回家,体现了家庭的温暖和对生活的期盼。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家庭温暖的珍视,展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情感。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洒脱,表现了诗人在面对春天时的愉悦与对生活的热爱,赞美了自然的美和家庭的温暖。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杨万里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春天到来时,诗人的态度是?
A. 忧愁
B. 洒脱
C. 恐惧
“落梅如雪”是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 1-B, 2-B, 3-B
以上内容为对《忆秦娥(初春)》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