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时间: 2025-05-02 06:06:48

诗句

头上高垂碧玉盆,谁将漂絮尚残痕。

青天幸自秋江样,须若三丝两缕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6:48

原文展示:

头上高垂碧玉盆,谁将漂絮尚残痕。
青天幸自秋江样,须若三丝两缕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自然画面。天空高悬如同碧玉般的盆子,谁还在意那漂浮的絮状云彩留下的痕迹呢?这青天就像秋天的江面,清澈而明亮,仿佛只需三丝两缕的云彩点缀其间。

注释:

  • 碧玉盆:形容天空清澈如碧玉的盆子,给人一种高远、清新的感觉。
  • 漂絮:指的是云彩的形状,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絮状物。
  • 青天:形容晴朗的天空。
  • 秋江:秋天的江水,清澈透明,通常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三丝两缕:形容云彩稀薄,数量不多。

典故解析:

“碧玉盆”与“秋江”都是传统诗歌中常用的意象,代表着清新、美丽的自然景色。在古代,许多诗人用这些意象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尤以山水诗闻名。杨万里为人正直,反对当时的浮华风气,追求自然真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寒食节前夕,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具有祭祀和春游的意义。在这个节日里,诗人常常会踏青游玩,抒发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气息。首句“头上高垂碧玉盆”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描绘出蓝天如碧玉般清澈高远的景象,引人入胜。接着“谁将漂絮尚残痕”,诗人在此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细微事物的无所谓,体现出一种潇洒随意的心态。第三句“青天幸自秋江样”更是将天空与秋江相提并论,突显出宁静的美。最后一句“须若三丝两缕云”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淡淡的云彩,仿佛在说,天空的美在于它的简单与自然。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然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头上高垂碧玉盆:描绘天空的广阔和清澈,使用了碧玉这一高贵的意象。
  2. 谁将漂絮尚残痕:通过反问表达对细微之事的漠然,强调一种洒脱的态度。
  3. 青天幸自秋江样:将清澈的天空与秋天的江水进行比拟,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4. 须若三丝两缕云:细腻地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表现出一种简单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空比作碧玉盆,突显其清澈。
  • 反问:用“谁将漂絮尚残痕”引发读者思考,增强表达效果。
  • 对仗:整首诗中运用了多处对仗,使得诗歌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传达出一种追求简单、宁静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玉:象征着清澈、高贵的美。
  • 漂絮:象征细微之物,反映出诗人的无所谓态度。
  • 秋江:象征宁静、清澈的自然环境。
  • 三丝两缕云:象征自然的简单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头上高垂碧玉盆”中的“碧玉”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江水
    B. 天空
    C. 草地
    D. 云彩

  2. 诗中“谁将漂絮尚残痕”的意思是? A. 关注细节
    B. 对过去的留恋
    C. 对小事的漠然
    D. 感叹时间流逝

  3. 诗中提到的“青天”是用来与哪个意象进行比较的? A. 碧玉
    B. 秋江
    C. 漂絮
    D. 三丝

答案:

  1. B. 天空
  2. C. 对小事的漠然
  3. B. 秋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是描写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绘春天的生机,展现出与杨万里诗歌相近的自然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晤孙星衡社丈述赠 长夏闲居杂兴 早春吴淞江小泛 郊居感兴 杂诗 旅病感怀 入元襄王第诗 后堂听蝉诗 夜听雁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训的词语有哪些 猵獭 遗编坠简 柀子 圭璋特达 面貌一新 山字旁的字 省并 四字头的字 甘字旁的字 受阻 音字旁的字 坐失事机 包含圩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才藻艳逸 好肉剜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