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4:31
烛影摇红 剪发词,为竹韵作
作者:何振岱 〔清代〕
并剪声酣,绺云镜里消何处。新妆争说入时多,薄绾惊非故。莺燕而今漫妒。沐凉风香滋微露。垂垂齐项,试比龟兹,阿谁娟妩。省却晨梳,拢来一半轻如雾。褪红百匝谢巾绒,押得簪儿住。覆额犹存千缕。记髫年花前三五。剩怜山色,螺髻依然,照人窗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剪发的场景,剪发时发丝轻轻飘落,如云烟般消散在镜中,不知去向何方。她的新妆容引得众人频频称赞,轻轻的发髻让人惊叹非凡。如今的黄莺和燕子都感到无比嫉妒。微风轻拂,带来了露水的清香。她的发丝垂至肩头,试图与龟兹的美人相比,谁才是那样的妩媚动人。早晨的梳理省去了,轻盈如雾的发丝聚拢在一起。红色的发巾褪去,发簪牢牢固定着。额头上仍然留存着几缕发丝。记得年轻时,花前月下的趣事。如今只剩下对山景的怜惜,螺髻依旧,映照在窗户上。
何振岱(1760-1840),字子华,号静庵,晚号南山,清代诗人、词人。他生于江南,受过良好的文人教育,诗词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常常描绘世俗生活与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洒脱。
《烛影摇红》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社会逐渐繁荣的时期,女性美丽与时尚逐渐受到重视。诗中通过剪发这一细节,反映了女性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变化。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位女子在剪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轻盈与柔美。作者巧妙地运用细腻的声音描绘(“并剪声酣”),让读者仿佛能听见那悦耳的剪发声。紧接着,诗中用“绺云镜里消何处”描绘了发丝飘落的场景,呈现出一种轻盈如烟的感觉,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意境的深远。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将自然界的元素引入到个人情感中,“莺燕而今漫妒”描绘了自然界的嫉妒,暗示着女子的美丽超越了自然界的存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发型的细致描写,传达出女子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体现了女性在美丽与青春之间的脆弱与渴望。
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流畅的节奏与和谐的音调,既有对生活的真实描绘,也有对情感的深刻反思,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整首诗表现了女性对美丽与青春的珍惜,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通过剪发这一行为,反映出女性内心的细腻与情感的丰富,折射出时代对女性美的关注。
诗中提到的"莺燕"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赞美
B. 嫉妒
C. 失落
D. 喜悦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来描绘女子的美丽?
A. 龟兹
B. 红巾
C. 发丝
D. 窗户
"并剪声酣"中的“酣”字有什么含义?
A. 深沉
B. 愉悦
C. 快速
D. 轻松
可以将《烛影摇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分析两位女性诗人在描绘生活与情感时的不同视角与风格。何振岱的作品更加注重细腻的生活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出对爱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