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2:17
原文展示:
摇梦清尊,酒阑却望长安远。年时西笑出门行,日下魂飞乱。车马亲朋又散。问平居沧江岁晚。霓裳惊破,鼙鼓声中,飘零谁管。时节逢君,楚兰别有江南怨。赋情不比李龟年,曾侍开元宴。往事梨园泪断。暗凄凉西风故苑。良辰美景,天上人间,白头吟倦。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轻轻举杯,酒已快饮尽却远望长安。年轻时在西边欢笑出门,日暮时分灵魂飞散。亲友车马又已散去,问平时沧江岁末的情况。霓裳舞曲被惊扰,鼓声中纷纷飘落又有谁在意?时节相逢你,我在楚地别有江南的怨愁。赋情不如李龟年,曾经侍奉开元的盛宴。往事如梨园中泪水已断,暗自凄凉的西风吹过故园。良辰美景如同天上人间,我在吟唱中已感到疲倦。
注释:
- 摇梦清尊:在梦中轻轻举杯,清酒的酒杯。
- 酒阑:酒快喝完的时候。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引申为美好的生活和理想。
- 霓裳:指华美的舞衣,典指唐代的霓裳羽衣舞。
- 鼙鼓声:古代乐器声,象征着热闹的场面或战争的号角。
- 楚兰:指楚地的兰花,常用来象征美丽的女子或思念之情。
- 李龟年:唐代著名的词人,代表了优雅的艺术风格。
- 梨园:指古代的戏曲、音乐场所,常与悲伤的情感相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人生感悟、离别与思乡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冬交替的时节,诗人因人生变迁、亲友离散而感到孤独和惆怅,借酒抒怀,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以抒情为主,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诗人在暮色中饮酒时的感受。诗中通过对长安的遥望,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眷恋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惆怅与对往昔的追忆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诸多意象如“霓裳”、“鼙鼓声”,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又哀伤的氛围,既有对往昔华美盛宴的怀念,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浓烈,字句间流露出的惆怅与无奈令人动容,尤其是“良辰美景,天上人间,白头吟倦”的结尾,更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诗人在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中,感受到的却是无尽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摇梦清尊:指在梦中轻轻举杯,暗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酒阑却望长安远:饮酒至尽,却无奈地遥望长安,象征远去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 年时西笑出门行:回忆年轻时的欢笑与朝气,带出对青春的怀念。
- 日下魂飞乱:日落时分,思绪纷乱,传达内心的迷惘。
- 问平居沧江岁晚:对身边朋友的关心,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
- 霓裳惊破,鼙鼓声中,飘零谁管:在热闹的场合中,自己的孤独与无奈被忽视。
- 时节逢君,楚兰别有江南怨:遇见朋友,却因思念江南而感到忧伤。
- 赋情不比李龟年:自觉情感不如李龟年的优雅,流露出对自身才华的自卑。
- 往事梨园泪断:往昔的悲伤已成往事,梨园象征着音乐和戏曲的哀愁。
- 暗凄凉西风故苑:西风吹过故园,带来凄凉的情感。
- 良辰美景,天上人间,白头吟倦:美好的时光让人疲倦,传达出对生活的无奈与疲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良辰美景”比喻美好时光。
- 拟人:西风似乎有感情,带来了凄凉的气氛。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人生的孤独、惆怅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清尊:象征着美好与欢愉的饮酒场景。
- 长安:代表着理想与往日繁华。
- 霓裳:象征着美丽与艺术。
- 鼙鼓:代表热闹场景中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 A. 理想生活
- B. 现实困境
- C. 乡愁
- D. 友情
-
填空题:诗中“霓裳惊破”的意思是____。
-
判断题:诗人对往昔的情感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答案:
- A
- 指华美的舞曲被惊扰。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杜甫 vs. 陈洵:杜甫的诗作多描绘生活的艰辛,而陈洵则更加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追忆。
- 李白 vs. 陈洵:李白的豪放与陈洵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李白常表达对自由的追求,而陈洵则流露出更多的人生惆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