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8:08
响屧廊中金玉步,
采蘋山上绮罗身。
不知水葬今何处,
溪月弯弯欲效颦。
在回响的廊道里,金玉般的步伐轻盈地移动;
在采蘋的山上,绮丽的衣裳飘然如云。
不知她的水葬如今身在何处,
溪水弯弯,月光照映,似乎在模仿她的愁眉。
皮日休(约834—883),字希夷,号乐天,唐代诗人,官至太子中允,因其个性洒脱、才华横溢而受到后世推崇。皮日休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馆娃宫怀古五绝》是皮日休在游览馆娃宫时写的,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逝去美好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惋惜,反映了唐代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
这首五绝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优雅的景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皮日休对古代美人的怀念。诗的前两句通过“响屧”和“采蘋”描绘出一种轻盈、优雅的形象,仿佛在描绘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廊中缓缓走来,衣袂飘飘,令人心神向往。然而,第三句却转入沉重的思考,“不知水葬今何处”,这句不仅暗示了美人已逝的现实,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最后一句“溪月弯弯欲效颦”用月光的映照与美人的愁苦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美人命运的惋惜与感叹,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击。
整首诗歌围绕着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感伤和对美的追求。通过对比美与逝去,突显了人生的短暂和珍惜当下的情感。
诗中“响屧”的含义是:
A. 优雅的步伐
B. 严重的悲伤
C. 传统的乐器
“不知水葬今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时间的无所谓
“溪月弯弯欲效颦”中的“效颦”是指:
A. 模仿愁苦的表情
B. 享受月光的美丽
C. 观察水中的倒影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但皮日休的此诗更加强调了对逝去美人的追忆,情感更加细腻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