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6:57
径盘在山肋,缭绕穷云端。
摘菌杖头紫,缘崖屐齿刓。
半日到上真,洞宫知造难。
双户启真景,斋心方可观。
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蹒跚。
琪树夹一径,万条青琅玕。
两松峙庭际,怪状吁可叹。
大螾腾共结,修蛇飞相盘。
皮肤坼甲胄,枝节擒貙犴。
罅处似天裂,朽中如井眢。
襹褷风声㾌,跁跒地力痑。
根上露钳釱,空中狂波澜。
合时若莽苍,辟处如轘辕。
俨对无霸阵,静问严陵滩。
灵飞一以护,山都焉敢干。
两廊洁寂历,中殿高巑岏。
静架九色节,闲悬十绝幡。
微风时一吹,百宝清阑珊。
昔有叶道士,位当升灵官。
欲笺紫微志,唯食虹影丹。
既逐隐龙去,道风由此残。
犹闻绛目草,往往生空坛。
羽客两三人,石上谭泥丸。
谓我或龙胄,粲然与之欢。
衣巾紫华冷,食次白芝寒。
自觉有真气,恐随风力抟。
明朝若更往,必拟隳儒冠。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6:57
太湖诗 其十四 上真观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径盘在山肋,缭绕穷云端。
摘菌杖头紫,缘崖屐齿刓。
半日到上真,洞宫知造难。
双户启真景,斋心方可观。
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蹒跚。
琪树夹一径,万条青琅玕。
两松峙庭际,怪状吁可叹。
大螾腾共结,修蛇飞相盘。
皮肤坼甲胄,枝节擒貙犴。
罅处似天裂,朽中如井眢。
襹褷风声㾌,跁跒地力痑。
根上露钳釱,空中狂波澜。
合时若莽苍,辟处如轘辕。
俨对无霸阵,静问严陵滩。
灵飞一以护,山都焉敢干。
两廊洁寂历,中殿高巑岏。
静架九色节,闲悬十绝幡。
微风时一吹,百宝清阑珊。
昔有叶道士,位当升灵官。
欲笺紫微志,唯食虹影丹。
既逐隐龙去,道风由此残。
犹闻绛目草,往往生空坛。
羽客两三人,石上谭泥丸。
谓我或龙胄,粲然与之欢。
衣巾紫华冷,食次白芝寒。
自觉有真气,恐随风力抟。
明朝若更往,必拟隳儒冠。
这首诗描绘了上真观的幽静景象和道家修行的境界。小径盘旋在山的侧面,缠绕至云端。摘取的紫色菌菇在手杖上,踏着崖边,鞋子划过。半天的时间就到达了上真观,洞中的宫殿知道修建之难。双扇门打开,展现出真实的景色,只有心灵纯净的人才能领悟。天空的钟声响亮,神仙的步伐缓慢。奇异的树木夹道而生,万条青色的琅玕(宝石)在其中。两棵松树耸立在庭院间,奇异的形状让人叹息。大螾在空中腾跃,修长的蛇在飞舞盘绕。皮肤裂开像甲胄,枝节像捕捉到的猛兽。裂缝似乎要撕开天空,腐朽的地方如同深井。风声在袍子间响起,脚步在地上沉重。根部露出钳子,在空中波澜汹涌。合时如同莽苍,辟处如同车轭。庄重地面对无敌的阵势,静静地询问严陵滩的情况。灵魂飞舞以保护,山岳怎敢侵犯。两侧的廊道乾净而清寂,中殿高耸入云。静静架起九色的节日,闲闲悬挂着十绝的旗帜。微风偶尔吹动,百宝装饰显得清幽。曾经有位叶道士,地位在升灵官之上。他想要书写紫微的志向,只能食用虹影的丹药。既然逐渐隐去的龙已离去,道风也随之消散。依然能闻到绛目草的香气,常常生长在空荡的坛子中。几位羽客在石上谈论泥丸,称我或许为龙的后代,欢快地与他们交谈。衣巾紫色的华丽,饭食白色的芝寒。我感到有真气存在,恐怕随风而去。明天若再来,必定会想要毁掉儒冠。
作者介绍:皮日休(约834年-883年),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原因辞官,隐居山林。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道家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皮日休隐居期间,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皮日休的《太湖诗 其十四 上真观》是一首典型的道教山水诗。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真观的自然美景和静谧气氛,展现了道教修行的理想境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径盘”、“紫菌”、“双户”等,构建了一个幽静的修行场所,令人心驰神往。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时,注重细节,展现了山水的灵动与人文的和谐。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道家思想,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向往。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界的和谐美,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安详。诗中的“衣巾紫华冷,食次白芝寒”更是体现了道教修士的清淡生活,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和排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征。诗通过对上真观的描写,传达了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上真观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径盘在山肋”中的“径”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写的“上真观”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