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9:14
重过黔南
蒋履 〔清代〕
寒燠变昏旦,穿云去去迟。
悬崖乌撒路,短草暮春时。
野寺看泉窦,山田散雨丝。
归心正愁寂,怕听鹧鸪词。
寒暖变化如同黄昏与黎明,穿过云层的旅程格外缓慢。
悬崖峭壁是乌撒的道路,短短的草丛正值暮春时节。
在乡间的寺庙中观看泉水流淌,山田里细雨如丝飘洒。
我归心似箭却愁苦寂寞,害怕听到鹧鸪的悲鸣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心境。
作者介绍: 蒋履,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生感悟。其作品风格多具情感细腻之特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旅行途中,抒发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及对家乡思念的情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旅行的感悟与思考。
《重过黔南》是一首描写旅途心情的诗。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首联“寒燠变昏旦”以寒暖的变化引出时间的流逝,暗含了人生的无常与旅行的艰辛。接下来“穿云去去迟”,不仅描绘了旅途的缓慢,也流露出诗人对归家的渴望。
“悬崖乌撒路”展现了险峻的旅途,令人感受到自然的险恶,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短草暮春时”则让人感到一种凋零与无奈,春天的短暂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脆弱。接着“野寺看泉窦”,诗人停留在乡间的小寺庙,观察泉水的流淌,这里带有一丝宁静,但也伴随着“山田散雨丝”的细雨,象征着内心的惆怅。
最后两句“归心正愁寂,怕听鹧鸪词”,诗人归心似箭,但同时又感到内心的孤独,生怕听到鹧鸪的哀鸣,更加增添了离愁别绪。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交织,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变迁和旅途的艰辛,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绪。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燠”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归心正愁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重过黔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均表达了旅行与思乡的情感,但李白在酒中寻找慰藉,而蒋履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与内心的孤独。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