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8:02
已断因缘莫更寻。
寻时烦恼不如心。
从今休听世间音。
鸾梦渐随秋水远,
鹤情甘伴野云深。
隔楼花月自阴阴。
已经断了的因缘就不要再去寻找了。
追寻的时候带来的烦恼不如心中自得。
从今往后不再去听世间的喧嚣。
梦中的鸾鸟渐渐随秋水而远,
我甘愿陪伴那远处的云朵。
隔着楼阁的花月显得更加幽暗。
“鸾梦”与“鹤情”均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传统,鸾与鹤都是象征高洁的鸟类,常用于表达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隔楼花月”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法触及的无奈。
刘埙(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诗风清新,常以抒情见长。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事,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此诗作于一个情感纠葛已断的时刻,表达了对过去关系的释然与对未来宁静生活的向往。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选择放下烦恼,追求内心的平和。
《浣溪沙(道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通过对因缘的思考与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诗的开头“已断因缘莫更寻”,直接表明了作者对过去情感关系的释怀,表达了对已逝去的缘分的不再追寻。这里的“因缘”不仅指爱情,还可以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揭示了人生无常的哲理。
接下来的“寻时烦恼不如心”,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宁静比外在的追求更为重要。作者选择不再听世间的喧闹,显现出一种对浮华世界的超脱态度。此时,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利用“鸾梦”和“秋水”展现了心灵的远离与超然,象征着一种清澈而宽广的心境。
最后两句“隔楼花月自阴阴”则是对环境的描绘,远离喧嚣的生活中,楼阁间的花与月又透出一种幽暗的美感,仿佛在映衬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构建出一个超越尘世烦扰的理想境界,令人深思。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过去情感关系的释然与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超然的重要性,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因缘”最可能指代什么?
A. 友情
B. 恋情
C. 亲情
D. 所有关系
“从今休听世间音”中的“音”是指什么?
A. 声音
B. 音乐
C. 俗事的喧嚣
D. 自然之声
诗中“鸾梦”象征什么?
A. 现实
B. 理想与美好
C. 梦境
D. 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