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4:23
出关
方岳 〔宋代〕
一坐一百二十日,柳初黄落今青青。
索舆径去有忙事,忽忆曾与春丁字。
牡丹径尺妙天下,许酿醽醁呼娉婷。
到家二月亦晚矣,未办翠色官窑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关外停留了一百二十天,眼前的柳树刚开始落叶而又重新变得青翠。在忙碌的旅途中,作者突然想起曾经和春天的许多美好时光。牡丹花开得极为娇艳,仿佛可以酿造美酒来称呼那位女子。回到家中已经是两个月后了,而自己却还没有准备好绿色的官窑瓷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生平事迹多不详,但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深刻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旅程后,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方岳的《出关》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首联“一坐一百二十日,柳初黄落今青青”,开篇便以时间与季节的变化引入,表现了作者在关外的漫长等待,以及对春天的眷恋与怀念。
其次,诗中通过“索舆径去有忙事,忽忆曾与春丁字”展现了生活的忙碌与追忆之间的对比,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紧接着,牡丹的出现则象征着美好与希望,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与对生活的热爱。最后,回到家中却发现时间已晚,未能完成心愿,这样的结尾让整个诗篇增添了一份遗憾与反思,引发读者的共鸣。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方岳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既有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琐事的反思,展现了方岳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一坐一百二十日”中的“一坐”指的是什么?
A. 一天
B. 一段时间
C. 一年
诗中提到的“翠色官窑瓶”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未竟的心愿
C. 自然之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