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病中偶书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5 13:12:16

诗句

已感节候变,物态舒阳春。

那复壮年意,如今多病身。

净室焚香久,烘炉煮药频。

神欢百虑解,销尽眼前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2:16

原文展示:

病中偶书二首 其一 蔡襄 〔宋代〕 已感节候变,物态舒阳春。 那复壮年意,如今多病身。 净室焚香久,烘炉煮药频。 神欢百虑解,销尽眼前尘。

白话文翻译:

已经感受到季节的变化,万物复苏如同温暖的春天。 但不再有年轻时的豪情壮志,现在身体多病。 在干净的房间里长时间焚香,频繁地用火炉煮药。 心灵愉悦,所有的忧虑都消解了,眼前的尘埃也被清除。

注释:

  • 节候:季节和气候。
  • 物态:万物的状态。
  • 舒阳春:形容万物复苏,如同温暖的春天。
  • 那复:哪里还有。
  • 净室:干净的房间。
  • 焚香:烧香,常用于宗教或静心。
  • 烘炉:加热的炉子。
  • 神欢:心灵愉悦。
  • 百虑解:所有的忧虑都消解。
  • 销尽眼前尘:比喻清除眼前的烦恼或困扰。

诗词背景: 蔡襄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创作于蔡襄晚年,反映了他对季节变化的感受以及因病而生的感慨。在宋代,文人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也体现了这一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季节的变化和个人身体状况的衰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已感节候变,物态舒阳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但紧接着的“那复壮年意,如今多病身”则突出了诗人的衰老和病痛。后两句“净室焚香久,烘炉煮药频”描绘了诗人静养的场景,而“神欢百虑解,销尽眼前尘”则表达了诗人通过静养和药物治疗,心灵得到了宁静和解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节候变”和“物态舒阳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
  • 第二句通过“那复壮年意”和“如今多病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
  • 第三句和第四句通过“净室焚香久”和“烘炉煮药频”描绘了诗人静养的生活状态,而“神欢百虑解,销尽眼前尘”则表达了诗人通过静养和药物治疗,心灵得到了宁静和解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壮年意”和“多病身”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
  • 象征:“销尽眼前尘”象征着清除烦恼和困扰,表达了诗人心灵的宁静和解脱。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通过静养和药物治疗,心灵得到了宁静和解脱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节候变:季节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物态舒阳春:万物复苏,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净室焚香:静养的场景,象征着心灵的宁静。
  • 烘炉煮药:治疗的过程,象征着对生命的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那复壮年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疾病的恐惧 C. 对春天的喜爱 答案:A

  2. “销尽眼前尘”象征着什么? A. 清除烦恼 B. 清除灰尘 C. 清除疾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蔡襄的《病中偶书二首 其一》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但蔡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怀和对心灵的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蔡襄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五律 郡伯刘怀翁移守皖江 和杭堇蒲海幢丈室坐雨韵 过浮丘寺饭力公房 答菊 再过赤溪呈邓元白 离邮九日奉怀伯兄将自燕都出塞 登日峰 送任道爰同诸子幼刚归九江 大铁椎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字旁的字 肥分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見字旁的字 生死存亡 变化莫测 世代相传 包含舻的词语有哪些 肆无忌惮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克字旁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囚绿记 超迈绝伦 熊经鸱顾 戈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好色之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