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0:26
桐
作者: 丁谓 〔宋代〕
託质朝阳地,含芳改火时。
锡圭裁细叶,栖凤养深枝。
双树怜银井,孤生称檿丝。
龙门高百尺,梓漆让华滋。
这首诗描绘了桐树的生长环境和特性。桐树生长在朝阳照耀的地方,花香芬芳,适应火热的季节。锡制的圭(古代的一种仪器)用来雕刻细叶,栖息在树上的凤凰在深深的枝叶中养育。两棵树如同怜惜银井,孤独的生长像绵长的丝线。高耸的龙门有百尺,梓树与漆树共同让花朵更加繁盛。
作者介绍:丁谓,字希孟,号梦阮,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丁谓在南宋时期的仕途较为顺利,曾任职多地,政绩显著。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丁谓任职期间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哲理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桐》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了桐树的独特魅力和生长环境。通过“朝阳地”和“火时”的描写,传达了桐树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的情景,生动而形象。同时,诗中提到的“栖凤”意象,暗示了桐树的高贵与独特,凤凰作为瑞兽,象征着美好的愿望与理想生活。
诗中“双树怜银井”的意象,展现了树木之间的情感交流,仿佛在诉说着彼此的依赖与温暖,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而“孤生称檿丝”则表现了桐树的独立与坚韧,仿佛在告诉人们,即使身处孤独也要努力生长。
整首诗通过对桐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赞叹,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值得我们深入体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比如“栖凤”通过拟人化表现了树木的高贵与理想,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桐树的生长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自然环境中生命的独立与坚韧,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栖凤”一词的含义是?
诗中提到的“龙门”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