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7:50
楚山亦瘴疠,湘水多幽灵。
高飙雷电激,尽日霰雪零。
涤去热恼肠,清风自泠泠。
楚地的山峦也有瘴气,湘水中多有幽灵。
狂风高扬,雷电交加,整日里霰雪纷飞。
洗去内心的烦恼,清风自会轻轻吹来。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楚山”和“湘水”作为地理意象,常常用于表达南方的自然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气候特点。楚地的瘴气和湘水的灵异传说都反映了南方特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蒲寿宬(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百川,宋代诗人,生于湖南,因其作品多描写南方山水,风格清新自然,常蕴含哲理。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历湘江时,目睹自然景观,结合个人内心的感受而作。诗人在描述风光的同时,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瘴气和鬼怪的恐惧,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书会溪郴阳瀑布图后三首 其二》展现了蒲寿宬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楚山”与“湘水”引入,立刻勾勒出一个神秘、阴郁的南方景象,给人一种沉重的气氛。接着,诗人以“高飙雷电激,尽日霰雪零”描绘了狂风暴雨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威力与不可预测性。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气候的严酷,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助。
然而在诗的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涤去热恼肠,清风自泠泠”转变了情感的基调,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释然。此处的“清风”象征着心灵的慰藉,令人感受到一丝希望与宁静。整体而言,诗歌在展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传达了面对自然与内心烦恼时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与恐怖,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能为力,同时也表现了对内心烦恼的思考与释然。最终达成一种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诗中提到的地方是哪个?
“涤去热恼肠”中“热恼”指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天气现象有哪些?
答案: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