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0:49
人间执热难为睡,起听松风视月明。
天净略无云一点,夜深已是鹤三更。
自经秋后可曾雨,才入山来如许清。
能得风多残暑生,草根何处不蛩声。
人间的酷热让我难以入睡,起身去听松风,看看明亮的月光。
天空晴净,几乎没有一丝云彩,夜深时分,已是三更,像仙鹤一样安静。
自从秋天过后,是否还曾下过雨,刚来到山中就感受到如此的清凉。
能够得到这多的风,才使得残暑有所减轻,草根何处不传来蛩声。
《月夜》是一首描写秋夜自然景色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凉。诗人在炎热的夏季难以入眠,起身倾听松树间的风声,仰望明亮的月光,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诗歌开头便以“人间执热难为睡”引入,表现了人的无奈与自然的对比,热和静的交织使得诗的情感更加鲜明。
接着,诗人通过“天净略无云一点”描绘出清澈明亮的天空,几乎没有一丝云彩,暗示了夜晚的清朗与宁静。而“夜深已是鹤三更”则给人以深沉的孤寂感,像仙鹤一样的安静使得整个画面愈发清晰。最后,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感叹秋季的清凉与蛩声的响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欣赏和对自然的感悟,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宋代诗歌的优美和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此诗中使用了比喻(如“鹤三更”象征宁静)、对仗(上联和下联的对应结构),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深刻的感悟与热爱,以及在宁静的夜晚中所感受到的内心宁静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鹤三更”象征什么?
A. 喧闹
B. 宁静
C. 炎热
D. 繁忙
诗人睡不着是因为什么?
A. 饥饿
B. 酷热
C. 悲伤
D. 吵闹
诗中描绘的夜晚有什么特点?
A. 热闹
B. 阴暗
C. 清凉
D. 风暴
答案:1. B 2. B 3.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