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4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47:46
黄侯授我以江西诗禅之宗派,瀹我以双井老仙之雪香。
砖炉春着兔毫玉,石鼎月翻鱼眼汤。
夜窗搜搅十年读,候虫鸣秋声殷墙。
乃翁诗家第一祖,不用棒喝行诸方。
掀翻杜陵自作古,夜半衣缽谁升堂。
单传横出二十六,未许歙梅洪雁行。
雅闻滕阁藏墨本,欲往从之山阻长。
牙签大册忽在眼,荒苔茅屋森珩璜无此光。
宜州戍楼山月苦,茫茫参到无何乡。
黄侯(黄庭坚)将江西诗的禅宗派传授给我,用双井老仙的雪香滋润我。
砖炉中春茶泡出兔毫般的玉色,石鼎上月光照耀着鱼眼汤。
夜深人静,我在窗前翻阅十年的读书笔记,听着虫鸣与秋风的声音在墙上回响。
我所尊敬的诗人乃翁是诗家的第一祖,不需要用棍棒和喝斥来教导弟子。
他推翻了杜甫的古风,夜半时分,谁来为他捧起衣缽?
单传的诗风横空出世,不允许歙县的梅花和洪雁的流派存在。
我听说滕阁藏有珍贵的墨本,想去探访,但山路遥远难以到达。
突然在眼前出现的牙签大册,荒苔茅屋中没有这样的光辉。
宜州的戍楼上,月光苦涩,茫茫的星辰指引我到何方?
方岳(生卒年不详),字德明,号山人,生于南宋,是江西诗派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俊逸著称,常常融入禅宗思想,注重抒发内心情感。
本诗创作于方岳学习江西诗派和品茶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诗歌、茶文化以及前辈诗人的敬仰。诗中蕴含了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本诗是方岳对江西诗歌和茶文化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他对前辈诗人的敬仰及其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开篇提到黄庭坚和双井茶,意味着他在文化传承中的位置。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砖炉春着兔毫玉”、“石鼎月翻鱼眼汤”,不仅描绘了泡茶的场景,更暗示了诗歌创作的细腻与深邃。
夜窗下的读书声、虫鸣声,构建了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知识与艺术的渴望与追求。面对前辈诗人的丰功伟绩,诗人表现出一种谦卑而又崇敬的态度,强调了不需要外在的强制手段来引导诗人创造。
最后,诗人提到的“滕阁”和“牙签大册”则表明了他对文人雅士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珍贵书籍的渴望,体现了他在追求艺术与文化的道路上的艰辛与坚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江西诗派及其文化传承的敬仰,反映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前辈诗人的崇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艺术追求中的孤独与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黄侯指的是哪位诗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__”象征着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判断题:方岳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