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1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18:03
阿娇年未多,体弱性能和。
怕重愁拈镜,怜轻喜曳罗。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独有荆王殿,时时暮雨过。
阿娇年纪还小,身体虚弱而敏感。
她怕在镜前看到重重的忧愁,却又怜惜那轻轻的快乐在罗裙上摇曳。
在津水边的双洛浦,面对明月,仿佛看见了两位嫦娥。
唯独在荆王的殿宇里,时常有暮雨纷纷而过。
作者介绍:杨巨源,唐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主题而著称。生平背景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繁荣但人际关系复杂,诗人常通过女性形象表达对美与愁苦的感知。
《名姝咏》是一首细腻动人的古诗,描绘了一位名唤阿娇的女子,既有美丽的外表,也有脆弱的内心。诗中通过阿娇的镜前情景,展现她对自身美丽与忧愁的感知,反映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情感。阿娇年纪虽小,却因身体虚弱而对生活充满忧虑,生怕在镜中见到愁苦的自己。诗中“怕重愁拈镜”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她的脆弱与敏感。
接下来的句子“怜轻喜曳罗”则展现了她对生活中细腻快乐的珍惜,轻柔的罗裙在微风中摇曳,带来一丝轻松的愉悦。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忧伤的氛围。
最后两句“独有荆王殿,时时暮雨过”则引入更深层的孤独感,荆王殿象征着权力与遥不可及的高贵,暮雨则暗示着无尽的忧愁和孤寂。整首诗充满了对美与愁的哲思,展现了女性在历史长河中的脆弱与坚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美与愁的辩证关系,表现了女性在面对生活的脆弱与坚韧,反映出对美好与孤独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阿娇所表现的情感主要是:
A. 快乐
B. 忧愁
C. 自信
D. 无聊
“怕重愁拈镜”中的“重愁”指的是什么?
A. 轻松的心情
B. 沉重的忧愁
C. 美丽的外表
D. 细腻的快乐
诗中提到的“荆王殿”象征着:
A. 爱情
B. 权力与孤独
C. 美丽
D. 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