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9:14
《答振武李逢吉判官》
作者:杨巨源
近来时辈都无兴,把酒皆言肺病同。
唯有单于李评事,不将华发负春风。
最近的年轻人都没有兴致,喝酒时大家都在谈论肺病的烦恼。
唯有李评事,像单于(匈奴的首领)一样,不因白发而辜负了这春风的美好。
作者介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公度,号青嶼,出生于南阳,晚年生活在长安。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闻名,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盛世,时社会风气逐渐趋向于浮华,而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对生命和友谊的思考。李逢吉是一位评事,象征着清新、积极的精神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当代人消极情绪的反思以及对朋友李逢吉的赞赏。开头两句描绘了当代人与社会的疏离感,许多人在面对生活的困扰时,只能通过酒来解忧。这里的“肺病”不仅是身体的病痛,更是一种内心的疲惫和对生活的无奈。
而接下来的两句则转而赞美李逢吉,他不因年华老去而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反而在春风中依然保持着昂扬的斗志。诗人用李逢吉的形象来代表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如单于之于其部落,李逢吉在朋友中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使得李逢吉的形象更加鲜明,彰显了人生态度的重要性。诗歌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钦佩,也引发了对社会风气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积极人生态度的赞赏,反映了对社会风气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肺病”主要指什么?
李逢吉的形象在诗中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杨巨源更多地关注内心的情感和社会的观察,而李白则强调豪情壮志和对饮酒的热爱。两者在主题上虽然不同,但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