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张处士山庄一绝》

时间: 2025-05-10 06:26:58

诗句

好鸟疑敲磬,风蝉认轧筝。

修篁与嘉树,偏倚半岩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6:58

原文展示:

题张处士山庄一绝
杜牧 〔唐代〕
好鸟疑敲磬,风蝉认轧筝。
修篁与嘉树,偏倚半岩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山庄的自然景色。诗人听到美鸟似乎在敲击磬音,风中的蝉声仿佛在拉着筝弦。修长的竹子和美丽的树木,斜靠在半山岩石之上,显得生机勃勃。

注释:

  • 好鸟:指美丽的鸟类,常用来象征吉祥与美好。
  • 疑敲磬:意指鸟鸣声如同敲击磬音,生动形象。
  • 风蝉:指鸣叫的蝉,描绘了夏日的宁静与和谐。
  • 认轧筝:蝉声似乎在拉奏筝乐,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修篁:指修长的竹子,象征高洁。
  • 嘉树:指美好的树木,常用以赞美自然之美。
  • 偏倚:斜靠,表现出自然的随意与自然之美。
  • 半岩生:指竹子与树木生长在山岩的一侧,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和谐。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以诗歌、散文和书法闻名,擅长写景抒情,作品风格清新秀丽,情感细腻。
  • 创作背景:这首诗应是杜牧游览张处士的山庄时所作,体现了他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杜牧的《题张处士山庄一绝》以其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图景。诗中通过“好鸟疑敲磬”和“风蝉认轧筝”两句,将自然界的声音与乐器的音色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界仿佛具有人性,鸟鸣与蝉声构成了一种自然的交响乐,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接着,“修篁与嘉树”又引入了视觉的元素,诗人通过描绘竹子和美树的生长状态,展示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竹子和树木的“偏倚”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状态,也反映出一种随和与自然的态度,似乎在表达诗人对自然界无拘无束的热爱。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色中,流露出一种对山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好鸟疑敲磬:形象地表达了鸟鸣声如同敲击磬音一样美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2. 风蝉认轧筝:蝉声与筝音相似,传达出自然的音韵和谐。
    3. 修篁与嘉树:描绘山庄中的竹子与树木,强调自然的美丽。
    4. 偏倚半岩生:表现竹子和树木生长的自然状态,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和谐。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鸟与蝉的声音形象化,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诗中的“好鸟”与“风蝉”,“修篁”与“嘉树”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意象分析:

  • :象征自由与美好,代表了自然的灵动。
  • :象征夏天的声音,代表生命的活力与流动。
  • :象征高洁与坚韧,传达出一种品格与气节。
  • :象征生长与希望,表现出自然的繁荣。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好鸟”是指什么?
      A. 美丽的鸟类
      B. 凶猛的鸟类
      C. 夜晚的鸟类
    2. 诗中“风蝉认轧筝”意指什么?
      A. 蝉声如乐器
      B. 蝉声很吵
      C. 蝉在跳舞
    3.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田园生活
      B. 城市喧嚣
      C. 战争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诗词对比

    • 比较杜牧与王维的山水诗,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哲理思考,而杜牧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文集》
  • 《唐代诗歌与文化》

相关查询

鹧鸪天 次韵和尹默偶成 鹧鸪天 饯丛碧丈 丙辰中秋闻震警 鹧鸪天 其六 鬻画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鹧鸪天 和外,咏柳 鹧鸪天 古邑潮州广场观夜景 鹧鸪天 七夕时七人小聚席上相约填词竹子出韵限十一部其馀六人各出一韵字分别为英 鹧鸪天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宝盖的字 大度兼容 矫情饰诈 沈坠 窃开头的成语 业字旁的字 二者必取其一 匕字旁的字 漆身吞炭 受气 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泄泄悠悠 活到老学到老 鼎字旁的字 鹿藿 言有尽而音意无穷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