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夜与友人宿》

时间: 2025-05-06 02:59:13

诗句

楚国同游过十霜,万重心事几堪伤。

蒹葭露白莲塘浅,

砧杵夜清河汉凉。

云外山川归梦远,天涯岐路客愁长。

寒城欲晓闻吹笛,犹卧东轩月满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9:13

原文展示:

秋夜与友人宿
作者: 杜牧 〔唐代〕

楚国同游过十霜,万重心事几堪伤。
蒹葭露白莲塘浅,砧杵夜清河汉凉。
云外山川归梦远,天涯岐路客愁长。
寒城欲晓闻吹笛,犹卧东轩月满床。

白话文翻译:

我和朋友在楚国游历,已是十个霜降的季节,心中万千烦恼,难以承受。
蒹葭上露珠晶莹,白色的莲花在浅水塘中摇曳,夜晚的砧声清晰,银河映照着凉意。
远在云外的山川,梦境早已远去;天涯路途遥远,作为旅客的愁绪更是绵长。
寒冷的城市即将破晓,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我仍然在东轩卧床,月光洒满了床铺。

注释:

  • 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国家,象征着诗人和朋友的共同游历之地。
  • 十霜:指十个冬霜,象征时间的流逝。
  • 蒹葭: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用来象征孤寂和哀愁。
  • 砧杵:指砧板和杵,形容夜晚的宁静与劳动的声音。
  • 河汉:指银河,象征夜空的浩瀚与清凉。
  • 东轩:东边的窗户,指诗人卧室的方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生活于晚唐时期。以小诗见长,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时事风景,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秋夜与友人宿》创作于杜牧与友人一同旅行的秋夜,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内心的忧伤与思考。

诗歌鉴赏:

杜牧的《秋夜与友人宿》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人心的愁苦。诗的开篇以“楚国同游过十霜”引出,时间的推移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万重心事则是对人世间纷扰的感慨。接着用蒹葭和莲塘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孤寂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

“云外山川归梦远,天涯岐路客愁长”,这里的山川和梦境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和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游子的孤独与迷茫。最后一句“寒城欲晓闻吹笛,犹卧东轩月满床”则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夜深的思考结合,静谧的夜晚与即将破晓的希望交织,增添了诗的哲理性。

整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秋夜的冷清与内心的复杂,透过自然景象传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国同游过十霜:与友人在楚国游历,已是冬天来临,时间的流逝令人感慨。
  2. 万重心事几堪伤:心中有万千烦恼,令人感到痛苦。
  3. 蒹葭露白莲塘浅:描绘秋夜景象,蒹葭上沾满露水,白莲花在水中摇曳,增加了夜的清冷之感。
  4. 砧杵夜清河汉凉:夜晚的砧声清晰,银河映照出一片凉意,反映出安静的夜晚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5. 云外山川归梦远:远方的山川与梦境渐行渐远,象征着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6. 天涯岐路客愁长:作为旅人的愁绪在漫长的旅途中不断增加。
  7. 寒城欲晓闻吹笛:寒冷的城市即将破晓,远处传来笛声,增添了几分孤独与思索。
  8. 犹卧东轩月满床:诗人依然躺在窗前,月光洒满床铺,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如“蒹葭露白”象征孤独。
  • 对仗:如“云外山川”与“天涯岐路”,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意象:运用“砧杵”、“河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复杂情感,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蒹葭:象征孤独与哀愁。
  • :象征清冷与思念。
  • 河汉:象征浩渺的宇宙和人生的渺小。
  • 笛声:代表着远方的呼唤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牧的《秋夜与友人宿》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蒹葭”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孤独
    • C. 理想
    • D. 幸福
  3. “寒城欲晓闻吹笛”中的“寒城”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温暖的城市
    • B. 一座即将破晓的城市
    • C. 一座繁华的城市
    • D. 一座荒凉的城市

答案:

  1. C. 秋天
  2. B. 孤独
  3. B. 一座即将破晓的城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思念。
  • 《夜泊牛津》:李白的作品,表达了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牧的《秋夜与友人宿》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均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索,但杜牧更侧重于与友人的情感交流,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主题和情感上都有共通之处,却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菊花新(中吕调) 瑞鹧鸪·吴会风流 引驾行·红尘紫陌 洞仙歌 甘草子(二之二) 送征衣·过韶阳 临江仙引·画舸 离别难(中吕调) 西平乐·尽日凭高目 浪淘沙令(歇指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崆豧 彑字旁的字 枯碛 三撇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劳心 泥足巨人 禾字旁的字 君子不夺人之好 得意不宜再往 含情脉脉 三豕金根 鬲字旁的字 漏兜 坚瓠无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