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6:41
秋夜寄冯著作
作者:卢纶 〔唐代〕
河汉净无云,鸿声此夜闻。
素心难比石,苍鬓欲如君。
露槿月中落,风萤池上分。
何言千载友,同迹不同群。
在这个清澈的夜晚,银河高挂没有一丝云彩,远处传来鸿雁的叫声。我的纯洁的心情难以比拟那坚硬的石头,白发渐生,恰似你一样。露水中,槿花在月光下悄然凋零,微风中,萤火虫在池水上分散。何必谈论千年的朋友,虽然我们有相同的经历,却各有不同的归属。
作者介绍:卢纶(约798-835年),字景仁,号澄江,唐代诗人,曾任官职,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见长。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特别是在秋冬季节的诗作中,更能体现其深厚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诗中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谊的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秋夜寄冯著作》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悠远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银河清晰可见,远处传来的鸿雁声响,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孤寂的氛围。这种自然景象不仅为诗人提供了背景,也映衬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素心难比石,苍鬓欲如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冯著作的深厚情谊。诗人以“素心”和“苍鬓”作为对照,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纯净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这里,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内心的纯真则与外在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露槿月中落,风萤池上分”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槿花在露水中悄然凋零,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而萤火虫在池水上分散,则象征着友谊的散落与无奈。最后一句“何言千载友,同迹不同群”更是将情感升华,虽然有着相同的经历,却因各自的生活环境而显得孤独而疏远。这种对友谊的思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与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对比、意象和抒情等多种修辞手法,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对比手法使得诗的情感更加鲜明,意象的丰富性增强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河汉净无云”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雨天
B. 晴朗的夜空
C. 阴云密布
D. 黄昏
“苍鬓欲如君”中“苍鬓”指的是什么?
A. 青少年
B. 白发
C. 眉毛
D. 眼睛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什么样的情感?
A. 忘记
B. 忘怀
C. 愁苦与思念
D. 欢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