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4:31
挽王华甫提刑二首
作者:刘克庄
何必求佳传,家庭论自公。
颍滨碑玉局,曲阜状南丰。
辔远方追电,筝调每值风。
深知有遗恨,不见捷旗红。
全诗翻译:
为何非要追求美好的传说,家庭的事情自有公论。
在颍滨的碑文上铭刻着美好的局面,曲阜则记载着南丰的业绩。
我驾马远行追逐闪电,琴声调子每当遇到风便响起。
深知内心有遗憾,却不见那捷报的红旗高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铁崖,南宋时期的诗人,曾任官职,后因战乱而辞官隐居。他的诗风豪放,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尤擅长咏史抒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华甫提刑去世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悼念与不舍之情。诗中通过对历史和个人经历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刘克庄的《挽王华甫提刑二首》是一首在悼念友人的同时,充满了哲理思考的诗作。全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个人成就及道德观念的探讨。开头两句以“何必求佳传”引入,提出了对名声的反思,似乎在劝诫世人不必过于追求光辉的传说,家庭的事自有公论,强调了内心的真实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接下来的两句更是将视角转向历史的丰碑与个人的追求,颍滨与曲阜的对比表现了历史的辉煌与个人的渺小。诗中“辔远方追电”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急切和对理想的追求,而“筝调每值风”则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流动和情感的起伏。
最后一句“深知有遗恨,不见捷旗红”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在历史与个人之间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悼念友人的同时,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个人价值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敬畏。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与自我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传”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传说
B. 家庭琐事
C. 历史故事
"辔远方追电"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内心的安静
B. 急于追求理想的心情
C. 对历史的怀念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的珍贵
B. 对历史的敬畏与人生的思考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杜甫的诗歌都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但刘克庄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更强调社会的责任与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