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王华甫提刑二首》

时间: 2025-05-04 10:54:31

诗句

何必求佳传,家庭论自公。

颍滨碑玉局,曲阜状南丰。

辔远方追电,筝调每值风。

深知有遗恨,不见捷旗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4:31

原文展示:

挽王华甫提刑二首
作者:刘克庄

何必求佳传,家庭论自公。
颍滨碑玉局,曲阜状南丰。
辔远方追电,筝调每值风。
深知有遗恨,不见捷旗红。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为何非要追求美好的传说,家庭的事情自有公论。
在颍滨的碑文上铭刻着美好的局面,曲阜则记载着南丰的业绩。
我驾马远行追逐闪电,琴声调子每当遇到风便响起。
深知内心有遗憾,却不见那捷报的红旗高挂。


注释:

字词注释:

  • 佳传:美好的传说,指名声或遗德。
  • 家庭论自公:家庭的事情自然会被公论,意指对品德的评价。
  • 颍滨碑:指位于颍滨的碑文,象征着历史和荣耀。
  • 玉局:比喻优雅的境地或局面。
  • 曲阜:孔子的故乡,象征着儒家文化。
  • 状南丰:指南丰的事迹,可能指某位杰出人物的功绩。
  • 辔远方追电:驾马远行,追逐电光,意在表达急切之情。
  • 筝调:古筝的曲调,象征优美的音乐。
  • 捷旗红:捷报的红旗,意指胜利的消息。

典故解析:

  • 颍滨碑:此处提及的碑可能与历史上的某位名人或事件相关,通过碑文来表明历史的影响。
  • 曲阜:作为孔子的故乡,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根基,借此传达对道德和文化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铁崖,南宋时期的诗人,曾任官职,后因战乱而辞官隐居。他的诗风豪放,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尤擅长咏史抒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华甫提刑去世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悼念与不舍之情。诗中通过对历史和个人经历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挽王华甫提刑二首》是一首在悼念友人的同时,充满了哲理思考的诗作。全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个人成就及道德观念的探讨。开头两句以“何必求佳传”引入,提出了对名声的反思,似乎在劝诫世人不必过于追求光辉的传说,家庭的事自有公论,强调了内心的真实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接下来的两句更是将视角转向历史的丰碑与个人的追求,颍滨与曲阜的对比表现了历史的辉煌与个人的渺小。诗中“辔远方追电”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急切和对理想的追求,而“筝调每值风”则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流动和情感的起伏。

最后一句“深知有遗恨,不见捷旗红”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在历史与个人之间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必求佳传:开篇即表明,追求美好的名声并非人生的唯一目标。
  2. 家庭论自公:强调在家庭与个人的道德中,真正的性质自会显现。
  3. 颍滨碑玉局:引用历史象征,表现对历史光辉的敬仰与自我渺小的感慨。
  4. 曲阜状南丰:进一步对比历史与个人的成就,表现出文化的沉淀。
  5. 辔远方追电:表现急于追求理想的心情与努力的状态。
  6. 筝调每值风:音乐意象的引入增添了情感的层次,表达了生活的美好和短暂。
  7. 深知有遗恨:最后的总结,内心的遗憾与对理想的追求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句子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 借代:历史人物和事件被借用来代表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 象征:捷旗红象征着成功与希望,反映了内心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悼念友人的同时,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个人价值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佳传:象征名声与声誉。
  • 碑、局:象征历史的积淀与荣光。
  • 电、风:象征生命的迅速与变化。
  • 筝调:象征个人情感与艺术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与自我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佳传”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传说
    B. 家庭琐事
    C. 历史故事

  2. "辔远方追电"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内心的安静
    B. 急于追求理想的心情
    C. 对历史的怀念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的珍贵
    B. 对历史的敬畏与人生的思考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 李白的《将进酒》:追求理想与豪情的相互结合。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杜甫的诗歌都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但刘克庄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更强调社会的责任与家国情怀。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3.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淮阴侯庙十首 得失吟 谢商守宋郎中寄到天柱山户帖仍依元韵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秋约吟 首尾吟 其一二一 霜露吟 依韵谢登封刘李裴三君见约游山 多事吟 牡丹吟 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显摆 耳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一门百指 军用 战色 龠字旁的字 处之晏然 而字旁的字 草创未就 立刀旁的字 驻立 画疆自守 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有百害而无一利 缨结尾的成语 王道乐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