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5:02
辟支岩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不上岩来四十年,高僧灭度我皤然。
归葱岭路止只履,访草庵基无一椽。
狂欲片帆浮巨浸,老扶双拐到危巅。
谁人肯伴黄师伯,何不旁边著两禅。
这四十年来我未曾登上辟支岩,听闻高僧已圆寂,心中感到无比苍白。
回家的路在葱岭上却只剩单薄的鞋履,前来拜访的草庵已无一间残存。
我渴望着一叶小舟在巨大的水面上漂浮,老态龙钟的我拄着双拐艰难攀登到危险的山顶。
谁愿意陪伴我这位黄师伯,不如在旁边一起修禅?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师道,号紫岩,南宋诗人,以豪放洒脱的风格著称,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在经历了四十年的人生风雨后,回首往昔,感慨时光流逝与高僧的离去,表达了对佛法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辟支岩》是一首充满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的诗。诗人在经历了四十年的岁月后,回到曾经熟悉的地方,却发现一切都已物是人非。这种强烈的对比,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首句“不上岩来四十年”,直接点明了时间的遥远与自身的变化,随后的“高僧灭度我皤然”,则展现出对高僧的追思与惋惜,暗示着对信仰的渴望与追寻。
诗中不仅有对往昔的追忆,还有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以“归葱岭路止只履”描绘出自己归途的孤单,象征着对清净庙宇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接下来的“狂欲片帆浮巨浸”,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挣扎,像是对生命的呐喊。
最后两句“谁人肯伴黄师伯,何不旁边著两禅”则是一种哲学式的反思,诗人渴望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孤独与追寻,表达了对修行伙伴的期盼。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自我情感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充满了哲理与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精神寄托的渴望,表现出对修行的执着与对孤独的反思。
诗词测试:
“不上岩来四十年”中,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归葱岭路止只履”中,“只履”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中提到的“黄师伯”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