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2:55
采桑子 送紫帆入吴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柳天明月梅天雨,黄了苏州。
绿了扬州。君到江南不许愁。
翻思那日经行处,红板桥头。
白板扉头。有个萧娘尚在不。
在柳树下,明亮的月光洒在梅花雨中,苏州的黄叶已渐渐泛黄。
而扬州的绿意却依旧盎然。你来到江南,千千万万别愁苦。
回想那天经过的地方,红色的桥头,
白色的门头,那里是否还有那个萧娘在等你呢?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江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描绘出水乡的温柔与美丽。诗中提到的“萧娘”可能是指某位心中难忘的女子,寓意着对往事的追忆与眷恋。
作者介绍:易顺鼎,清代诗人,以其细腻清新的笔触而著称,擅长描写江南的美丽景色与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诗人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江南美景的怀念,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
《采桑子 送紫帆入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祝福。首句“柳天明月梅天雨,黄了苏州”通过对比展现出春夏交替之时,苏州的景色渐渐变黄,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愁绪。而“绿了扬州”则用生机盎然的景象来激励友人,鼓励他在江南的旅程中不要愁苦,反而应当欣赏这片土地的美丽。
“翻思那日经行处”一句,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特别提到的“红板桥头”和“白板扉头”,则具体指代了某个地点,增强了诗歌的亲切感和怀旧情绪。最后一句“有个萧娘尚在不”,更是点明了诗人对那位女子的思念,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交织着人情的温暖,使人感受到一种离别后的思念与祝福,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过往的怀念,展现出人们在离别时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珍惜当下的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了苏州”象征着什么?
“君到江南不许愁”的意思是?
诗中“萧娘”可能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