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1:45
君不见昔者牛哀病,七日化作猛虎形。
躨跜衣裳佩带换毛尾,弃置衽席眠茅茨。
怒牙出吻目闪电,顷刻不识妻与儿。
昨日灯前相笑语,岂意今朝化为虎。
呜呼,世上茫茫化虎人,秪应化心不化身。
你难道没有见过从前的牛因病而哀伤,七天后竟然化作猛虎的形态?
它换掉了衣裳,佩戴上了毛尾,抛弃了席子,睡在了茅屋里。
它怒吼着,露出锋利的牙齿,眼睛如闪电般炯炯有神,
瞬间不再认得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昨天晚上在灯下欢声笑语,怎知今早已变成了猛虎。
唉,世上茫茫,化为虎的人多如牛毛,
只应化心而不化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引申了“牛”与“虎”的对比,象征着人与动物之间的转化,暗指人性与兽性的斗争。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现对时事的关怀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猛虎行》是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通过牛与虎的对比,反映了人性在困境中可能发生的变化,表达了对人性堕落的忧虑。
《猛虎行》是一首充满警示的诗,诗人通过牛变虎的比喻,展现了人性在外界压力下的变化。诗中“昨日灯前相笑语,岂意今朝化为虎”的对比,表现出生活的无常与人性脆弱的一面。刘基对于人性深刻的观察,使得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艺术美,内容上更是引人深思。
诗的开头,用牛的病痛引入猛虎的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现出人从温顺到凶猛的转变。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揭示了人在极端环境下失去家庭、失去理智的悲剧,最后以“化心不化身”总结,强调内心的变化才是最为重要的。
整首诗以猛虎为象征,既是对人性兽化的警醒,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刘基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对比,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沉重思考,展现出他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度与广度。
逐句解析:
君不见昔者牛哀病,七日化作猛虎形。
这句引入话题,设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关注,描绘了牛因病而哀伤,最后变成猛虎的奇特过程。
躨跜衣裳佩带换毛尾,弃置衽席眠茅茨。
描述了牛变成虎后的形象与状态,画面感强烈,强调了这一变化的突兀。
怒牙出吻目闪电,顷刻不识妻与儿。
通过形象化的描绘,表现出猛虎的凶猛与对家庭的疏离,令人感到痛心。
昨日灯前相笑语,岂意今朝化为虎。
展现了人类生活的无常与突发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慨。
呜呼,世上茫茫化虎人,秪应化心不化身。
诗的总结,深刻反思人性变化,强调内心的变化更为重要。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猛虎行》主要探讨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变化,警示人们内心的堕落比外表的变化更为重要,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猛虎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牛”最后化作什么?
“昨日灯前相笑语”反映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