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3:41
白打千年调。尽芳春榆钱买断,燕昏莺晓。东海扬尘曾几度,不换娲皇残稿。干底事飞来双鸟。天遣笼中收羽翼,甚阴阴林静蝉逾噪。宫羽换,费弦爪。而今剩写伤春草。似钧天归来帝所,余音还袅。莫便酒边夸醒眼,从古幻师颠倒。怕百变鱼龙未了。白项鸦啼经惯否,念月明惊鹊南枝绕。凭问讯,楚江棹。
这首词用悠扬的音调,唱出了千年的情感。春天的榆钱已经用尽,燕子和黄莺在黄昏与清晨相伴。东海的浮尘经过多少次变迁,却依然不换娲皇的遗稿。双鸟飞来,干什么呢?天意让它们在笼中收回羽翼,阴森的树林里,静得连蝉鸣都显得吵闹。宫羽换了,费尽了弦爪。而今只剩下我写下的伤春之草。仿佛钧天已归于帝所,余音仍在缭绕。不要在酒边夸耀自己的清醒,从古至今幻师都在颠倒是非。怕是百变的鱼龙依旧没有了结。白项的乌鸦叫过几次,月明之下,惊起了南枝的喜鹊。请问一下,楚江的船桨。
沈曾植(1842-1922),字梦阮,号觉斋,江苏人,清代著名诗人、词人和学者。他的作品融汇了传统文化与个人情感,对词的创作有很高的造诣。
《金缕曲 其二 寄半塘》创作于沈曾植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过往的追忆。
沈曾植的《金缕曲 其二 寄半塘》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词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妙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开篇的“白打千年调”便引人入胜,带出了一种悠远而空灵的音乐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画面之中。
词中提到的“榆钱”与“燕昏莺晓”,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随着词意的展开,沈曾植通过“东海扬尘”和“娲皇残稿”引出对历史和人事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接下来的“天遣笼中收羽翼”,则传达了对失去自由和梦想的无奈。阴森的树林与蝉的噪音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一种孤独的情绪。最后,词人以“楚江棹”作结,似在用问询的方式,呼唤过往的美好与怀旧之情。
整首词在形式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增强了词的音乐性和艺术性。通过对意象的细致描写,沈曾植成功地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生命的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过往的怀念,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哲思。
“白打千年调”中的“白打”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榆钱”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天遣笼中收羽翼”反映了词人的哪种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