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1:45
万里南天外,求书禹穴间。
往来成白首,旦暮见青山。
夜浦凉云过,秋塘好月闲。
殷勤阳羡桂,别此几时攀。
在万里之外的南天,我想要寻觅那禹王埋藏的书信。
那些年来,我往来于此,已渐渐变成白头老人,每天早晚都能看到那青翠的山岭。
夜晚的河边,凉风拂过云朵,秋天的池塘里,明月显得格外悠闲。
我对你阳羡的桂花情意绵绵,不知何时才能再次攀登那美丽的山。
作者介绍:耿湋(约公元850年-约910年),字景澄,唐代诗人,生于常州,主要以山水诗和送别诗见长。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深情。
创作背景:这首《常州留别》是耿湋在离开常州前写给友人的送别诗,诗中既有对故乡山水的眷恋,又有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常州留别》是一首典型的唐代送别诗,诗歌开篇以“万里南天外”引入,昭示着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追求,接着提到“求书禹穴间”,则暗指诗人对文化和知识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而细腻,诗人在经历岁月的流逝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对友人的珍惜。
“往来成白首,旦暮见青山”一句,深刻揭示了时光匆匆,人与自然的关系。青山的恒久不变,与人事的变迁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紧接着的“夜浦凉云过,秋塘好月闲”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景象,传达出诗人的内心平和与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两句“殷勤阳羡桂,别此几时攀”则表现了诗人对阳羡桂花的深情向往,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情感真挚而动人。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传达了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具有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蕴含的淡淡忧伤和深情厚谊,使其成为经典的送别之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阳羡”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
b) 浙江
c) 福建
d) 安徽
“旦暮见青山”中“旦暮”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早上和晚上
b) 中午和傍晚
c) 早上和中午
d) 晚上和凌晨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如何?
a) 冷淡
b) 复杂
c) 深厚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