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0:23
崖门谒三忠祠
作者: 陈恭尹 〔清代〕
山木萧萧风更吹,
两崖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
十载愁人来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
江山无地限化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
畏向苍苔读旧碑。
山间的树木在风中萧瑟,
两崖间的波浪至今令人悲伤。
一声望帝的哀鸣响彻荒凉的殿宇,
十年来愁苦的人来到这古老的祠堂。
海水有门将其上下分开,
江山没有界限,化为夷平。
停舟时我也感到日子艰难,
惧怕在苍苔上读那旧碑。
作者介绍:
陈恭尹,清代著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历史的独特见解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探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表达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交织。
创作背景:
《崖门谒三忠祠》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古祠的拜访,借古抒怀,表达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忠臣的缅怀。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遗迹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开篇的“山木萧萧,风更吹”不仅描绘了凄凉的自然景象,更隐喻了历史的悲凉。接着通过“望帝啼荒殿”的典故,诗人引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怀,突出对忠诚与牺牲的敬仰。整首诗情感浓烈,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诗中“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化夷”则表现了对国家安危的思考,海洋与江山的对比,承载着民族的兴衰与变化,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敏锐洞察。最后一句“畏向苍苔读旧碑”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因历史的沉重而感到畏惧,体现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交融,表达了对忠诚的敬仰、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传达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望帝”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司马光
B. 刘备
C. 望帝
D. 孙权
诗中“十载愁人来古祠”的意思是指?
A. 只有十个人来到祠堂
B. 十年来愁苦的人不断来访古祠
C. 祠堂里十个忠臣的雕像
D. 古祠已经荒废十年
“畏向苍苔读旧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什么态度?
A. 崇拜
B. 无所谓
C. 敬畏
D. 轻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