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5:47
手持青竹杖,相送白云端。
山里逢人少,君来作别难。
乱泉侵宿梦,疏柳隔垂竿。
舍此空归去,重期能不叹。
我手持青竹杖,送你到白云的尽头。
在山里遇见的人很少,与你分别实在困难。
潺潺的泉水侵扰了我昨夜的梦,稀疏的柳树隔着垂下的竹竿。
离开这里空着回去,重聚时又怎能不感叹呢?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青竹杖”与“白云端”可以看作是自然景物中常见的意象,表现了作者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作者介绍:陈恭尹(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子方,号恭尹,江苏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象,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别离情景。诗的开头“手持青竹杖,相送白云端”,通过具体的动作和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孤独的气氛。接下来的“山里逢人少,君来作别难”,则强调了离别的沉重和难以言表的情感,表现出作者对友谊的珍视。
“乱泉侵宿梦,疏柳隔垂竿”,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结合,泉水的声音打扰了梦境,柳树的稀疏使得离别显得更加孤寂。最后一句“舍此空归去,重期能不叹”则是对未来重聚的期待,然而这种期待夹杂着不舍和感慨,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自然,融合了对友人的依恋与对未来重逢的期盼,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友情与人生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离别的惆怅,展现了作者对未来重逢的期盼与不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竹杖”象征什么?
A. 旅行的工具
B. 友谊的支持
C. 离别的痛苦
D. 自然的美丽
诗中提到“山里逢人少”,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孤独
C. 欢乐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同样表现了送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未来的展望,而陈恭尹的诗则更加强调离别的惆怅与孤独。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积极,后者则显得沉重。